顯示具有 肌本美容探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肌本美容探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維生素原B5(D-panthenol/ Pro-vitamin B5)

維生素原B5(Pro-vitamin B5),又稱泛醇(D-panthenol),是維生素B5的前驅物。我最早是由髮用品開始認識的,因為「潘婷Pro-V」洗髮精的廣告是那麼地成功。
據說1940年一名瑞士科學家Gustav Erlemann,發現維他命原B5可以增進頭髮健康,讓頭髮強韌,滋潤並增加彈性,取了一個商品名Pro-V(隱喻Pro-B5),並根據panthenol創造出Pantene(潘婷)這個於1947年在歐洲上市的髮用品牌,潘婷的最大行銷訴求,是將洗髮產品嫁入了護髮的元素,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頭髮護理的觀念,時至今日,潘婷是寶鹼(P&G)旗下最大的髮用品牌,也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髮用品牌。

圖片來源 http://www.pantene.com.tw/master/pages/story.php
有關保養品的維他命原B5,多數時候,我比較喜歡叫做「泛醇」,道理很簡單,就是不想和「潘婷」牽扯太深!
但是,主要功效,還是一樣=
「保濕」+「修護」

另外,根據2002年的相關研究,維他命原B5對面皰也有幫助,可能是由於水合規則角質代謝以及泛醇特有的消炎性質。

該研究指出:局部使用維他命B5可以透過增加肌膚的水合程度、增加肌膚彈性、柔軟度,來減緩老化與改善面皰。

該研究同時強調維他命B5的消炎特性,所以能夠成功對抗肌膚、粗糙、乾燥。

目前泛醇在保養品中主要充當「保濕劑」與「柔軟劑」,同時泛醇被吸收後,會增加肌膚中玻尿酸的量,是很重要的肌膚本源物質,也是很多化妝品常用的成分。相關范純的美容特性,整理如下表:
泛醇的美容特性
美容特性保養品髮用品指甲護理
保濕增加肌膚保濕力頭髮保濕
修護幫助結痂
降低發炎反應
修補受損髮質
柔順髮質
減少分岔,容易梳理
降低指甲易脆性

降低指甲易脆性

備註
D-panthenol、DL- panthenol現已列為一般化妝品管理。
口服保健食品以維生素B5(又稱做泛酸)為主,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組織更新功能。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如果只能選用一種維他命來護理肌膚,那我推薦維他命A

蘋果、胡蘿蔔、波菜、地瓜、南瓜、杏桃、綠花椰菜、甜椒
是維他命A常見的來源食物。
自1917年維他命A被發現以來,傳統上,維他命A被用來防止夜盲症和視力減退,有助於對多種眼疾的治療(維生素A可促進眼內感光色素的形成)。植物性的維他命A來源,最好的就是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carotene),可以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的前驅物(provitaminA)。

皮膚應用上,讓維他命A聲名大噪的是Retin-A(台灣譯作蕾婷-A),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瞭解「維他命A酸(retinoic acid),是維他命A在體內中轉化後,實際對皮膚有益的成分」。

在1960年代晚期,在賓州大學皮膚學系任教的醫學博士Albert Kligman,開始將tretinoin(後來於1973上市取得專利名稱Retin-A)用在面皰護理,實現了第一次能夠永久解決面皰問題的產品。

因為維他命A酸對肌膚的彈力纖維及膠原蛋白合成,有很大的幫助,約十數年後,Kligman 與 Leyden共同申請了Retin-A在消除皺紋驚人成效。

可惜是,A酸會降解,既難纏又不聽話,外在環境裡無法以穩定的型態被我們利用,直接塗抹於表皮易引起刺激過敏的反應,再加上光敏性太強,容易讓皮膚留下沈澱色素,形成斑點。所以,「僅能晚上使用」,到目前為止,A酸還是個被管制的成份,它屬於藥品,不得添加於任何化妝保養品內。

保養品中添加的,多數是維他命A。維他命A,可以調節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行為就好像訊號劑,可以刺激表皮生長因子(EGF)與皮膚細胞連結的訊號劑,可以防止皮膚黏膜乾燥角化,有助於頭髮及健康皮膚的維持。
外用時有助於面皰、膿皰、癤瘡、皮膚表面潰瘍等的護理,肌膚保養時,則是針對陽光造成的光老化,因為維他命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游離的自由基。

維他命A的代謝,簡單說就是A酯→A醇(維他命A)→A醛→A酸。而這一些維他命A及其相關衍生物統稱為Retinoid(維他命A衍生物)。維他命A衍生物能刺激細胞新生,增加細胞有絲分裂的速度,同時,維他命A必須轉化為維他命A酸,才有改變DNA與細胞結構的能力。
最有意思是,吃進的來的維他命A主要是A醇,但是會送到肝臟存成A酯(Retinyl palmitate)會被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①維他命A會被運至肝臟儲存為A酯(Retinyl ester),視必要狀況,送往需要維他命A的末梢組織 (Peripheral tissue)去。
②A醇(retinol)是最初的維生素A形態(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A醛則是A醇透過醇脫氫酶ADH(alcohol dehydrogenase)反應後的代謝物
③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或CYP450,簡稱CYP450),可以將A酸水解毒性較少的代謝物。

壞消息是吃的維他命A,分配到肌膚中的量,不足以對抗皺紋。
吃維他命A膠囊,可以幫助新陳代謝,毒素也就不容易存積在體內,自然就有好氣色出現。不喜歡吞維他命藥丸的人也別擔心,只要你不偏食,像胡蘿蔔、牛奶、綠色蔬菜等,都有含維他命A。
但是吃的維他命A消化後,會被平均分配到各個器官,被分配到肌膚的量,其實是非常微小的。因要想要特別照顧肌膚的需要,所以才在保養品中添加維他命A,希望直接塗抹經由肌膚,得到更多營養。

A醇(Retinol)則是維他命A中比較不穩定的一種衍生物。最大功效在於刺激新細胞的生成,使表皮的厚度正常,並能修護角質層,使肌膚健康光滑而緊實。

維他命A衍生物的性質
(轉載自張麗卿老師部落格)
維他命A衍生物 刺激性穿透速率安定性
維他命A酯*******
維他命A(Retinaol/A醇)********
Retinal (A醛)******
Retinoic Acids (A酸)********

事情沒那麼複雜,肌膚保養,使用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就對了。肌膚百分之80~85左右的維他命A係以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的形態來儲存。所以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也就成為添加保養品中最受專業人士推薦的維他命A衍生物。

最後提醒您,𤔡避免心理因素干擾,請你只有在晚上使用維他命A的相關產品,當然也儘量不要選用含有維他命A及其衍生物的防曬品(晒後護理品無妨)。


【補充說明】A酸不是果酸
AHA果酸是一種氫氧基酸,主要用於角質肥厚之處理,坊間許多美容師,常誤以為A酸與果酸的作用與效果是一樣的,其實果酸不酸沒有用(PH值很重要),A酸根本就是藥品,化妝品成份與療程中均不可使用。果酸很適合不潔肌膚肌膚與角質更新護理,A酸則特定使用於面皰與消除皺紋上,相關比較,特別表列如下:
維她命A酸與果酸
A酸 化學合成果酸 天然成份
主要作用可改善老化肌膚之粗糙與細小皺紋。主要在去除過厚角質,促成膠原形成。
過度使用A酸可能導致肌膚病變,副作用是『光敏性』,會有發紅、發炎等現象。目前,只有醫生才可使用。果酸在一定安全的濃度下,無須醫生指示即可使用。
角質乾燥脫屑是因過量使用。初期乾燥脫屑是正常的。
親水性的油脂的劑型,會吸附老死角質,它分子量較大,是經由角質間隙進入皮膚。果酸中的甘醇酸、乳酸,分子量小,並具親水性,可很快穿透角質並聚集在水份較高的皮膚底層。
對基底細胞的有絲分裂有影響(致畸形)。對基底細胞的有絲分裂無影響。
採用濃度遞增的使用方式來降低副作用。採用濃度遞增的使用方式來降低副作用。
可促進膠原與黏多醣類的生成。可促進膠原與黏多醣類的生成。


相關名詞整理如下:

  • Retinol 視黃醇/維他命A
  • Retinal A醛
  • Retinoic Acids A酸 
  • Retinoid 類視色素、類維他命A,不宜稱為類維生素A酸(類維他命A酸)或類A酸
  • Carotene 胡蘿蔔素(如alpha-carotene、beta-carotene及lycopene)
  • β-胡蘿蔔素(β-carotene) 為維他命A的前驅物
  • Carotenoid 類胡蘿蔔素(如lutein、zeaxanthin屬於xanthophyll類別)

參考資料:

  1. 維他命A與皮膚保養的關係- 我是張麗卿老師- Yahoo!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os-topic/article?mid=1618&sc=1
  2. A酸是哪一代有差喔! - SkinDoc Chiu 邱品齊醫師化妝品嚴選菁華版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occhiu-cosmeticfact/article?mid=7299&prev=-2&next=-2&sc=1&t_page=1&page=2

圖片資料來源:
  1. 維他命A的代謝: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American-Society-for-Nutrition/0004/2008-12-28-549380.shtml
  2. 維他命A的來源與效益http://waytoenliven.com/food/green-food/vitamin-a-benefits/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天然的丙三醇~甘油(Glycerine)


甘油可以說是最普及化的保濕劑,也是對肌膚非常高度親合,不會引起過敏的化妝品成分。

很多產品中都會添加甘油保濕。

甘油保濕的問題在於濃度,超過15%的甘油產品,反而會吸乾皮膚水分,

市面上,幾乎所有含有甘油的化妝品,濃度都不會超過15%,

所以是醫美品牌愛用的保濕劑,便宜又好用!

礦物質的交互作用


礦物質通常與「酵素」聯合作用!
同時,礦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也相當複雜,所以就有人佛心來著,把相關礦物質的交互作用,整理成一個圖。

例如,

鈣(Ca)鎂(Mg)比率必須維持平衡(2:1~3:1)

鈣(Ca)磷(P)比率必須維持平衡

鋅(Cu)銅(Zn)會互相干擾

大量的鈣(Ca)、鎂(Mg)與鐵會抑制錳(Mn)吸收

銅會促進鐵的吸收

過多的銅、鋅或錳均會與鐵互相干擾,降低吸收率

都可以從上圖讀出。



讀的時候,要注意:

銅→鐵,代表銅會促進鐵的吸收。

相互制衡/干擾時,箭頭相遇的位置,佔整條線大概的比例,就是兩者的比率,例如銅→←鋅,代表銅鋅對彼此制衡力,幾乎均等。

以上,供参!

膠原蛋白(collagen fibers)


膠原蛋白,是化妝品最早行銷的保濕成分。也是最被神化的傷口修復,老化回春的成分。
先進入一下比較學理的部分。
膠原蛋白(collagen fibers)是由更細小的微纖維(fibril)成束所組成。
膠原蛋白微纖維的直徑大小隨著部位及成長時期而有不同。微纖維本身則是由膠原蛋白分子(tropocollagen)重疊而成。而一條膠原蛋白分子則是由三條α chain所組成的螺旋結構(triple helix)。根據α chain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膠原蛋白纖維。以Type I 膠原蛋白為例,它是由α1及一條α2 chains組成。現在已知的膠原蛋白種類有26種以上。


膠原蛋白纖維的生成。是由纖維母細胞內開始形成procollagen, 再送到細胞外時會裁切掉首尾多餘的多肽鏈(peptides)形成膠原蛋白分子(tropocollagen),之後再組成微纖維。在製造procollagen時,需要Vit. C,所以壞血病患(scurvy)傷口難以癒合就是這個原因。

膠原有時候也因為來源產生誤解,目前最多的膠原蛋白,來自牛,所以狂牛症的陰影揮之不去。

膠原也有分子量的疑問,其實持品而論,就是表層保濕了,不必計較分子量,就是不會輕易跑進去真皮啦!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體內第二多的礦物質是磷(P)~參與ATP的角色最令人尋味?!


磷是人體中存在量僅次於鈣的礦物質,人體有80%~90%的磷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其餘存在於各細胞內。

磷為神經傳導的主要物質之一,促進菸鹼酸(維他命B群之一)的吸收,也是細胞能量ATP的成分之一,咸信能夠「消除疲勞」,與所有生成(可用)能量、耗能的反應相關,磷並且也是建構遺傳物質(DNA與RNA)的主原料之一,與蛋白質或其他大分子需要磷酸化標示的反應相關。

磷亦需要維生素D及鈣維持其正常機能,在嬰兒時,鈣磷比例失調會導致抽筋(兒童與大人是鈣鎂比例不協調時)。

磷雖然屬於巨量礦物質,但是人體很不容易缺。

理由很好笑!因為我們吃了很多加工食物(特別是高脂肪飲食時),加工食物中含有很多的磷。

在好笑的理由背後,就有容易讓人流淚的現象:因為磷不容易缺,鈣與磷又互為拮抗(理想鈣磷比,約為2:1~1:1,此時生物可用率最高),所以血中磷過多,導致故血鈣不足,所以骨鈣來填,造成吃越多加工食物,越容易骨質疏鬆,特別是老年人及停經婦女最為明顯,年幼小孩,則易引起佝僂症。

 缺乏可能導致佝僂症或是齒槽膿漏的狀況。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有特殊的需求。一般磷補充劑為磷酸鈉或磷酸鉀。含有磷的食品為魚、雞、鴨、蛋、牛奶、乳製品、全穀類製品、花生、豌豆、杏仁、葵花子。

專業美容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鋅(Zinc)


缺鋅 (Zinc)會造成「味覺/嗅覺喪失」,真正變成一個食不知味的人,是我一開始接觸鋅,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後來,還知道鋅跟「維持正常生殖功能」有關,參與生殖系的發育和精子的活動力,有助於攝護腺健康。

基於是男性的關係,所以對鋅就多一份關注,不僅知道牡蠣、生蠔、貝類等含鋅量高,「克補鋅」的廣告,也一直提醒我。

就營養學的角度:一般應該會用「核酸,蛋白質合成、味覺機能、免疫機能、糖質、脂肪、蛋白質、骨之代謝促進」來形容鋅。

可以這樣理解:

鋅參與蛋白質合成、DNA/RNA的修補與合成,所以與傷口修復有極大關係, 細胞學上的鋅,能維持細胞膜上蛋白質結構的穩定性,加強破損細胞的修護能力,能促進傷口的癒合速率,因此應用在皮膚上:鋅可使嚴重灼傷的皮膚組織迅速痊癒,常見的是氧化鋅(ZnO),對於外傷、燒傷的癒後,手術後或有嚴重的青春痘患者很有幫助,其它包括痤瘡 (Acne vulgaris)、異位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eczema)、癤 (Furuncles)通常需要使用鋅大約三個月。
鋅是超氧化歧化酶(SOD)等重要酵素的組成分,就體內生物化學來說,能夠參與多種酵素作用(特別是SOD),使得鋅成為體內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份。一般理解:鋅可預防自由基、保持維他命E的水平,也被用來改善類風濕和乾癬關節炎、黃斑部病變  (Macular degeneration),只是可能要使用長達兩年。

免疫上,鋅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縮短感冒(Cold)及病毒感染(如rhinovirus, herpes simplex)的病程(通常建議與維他命C一起使用),但是要注意過量時的副作用,就是免疫力下降!更有意思的是「鋅為鎘的拮抗劑」,可以緩除鎘中毒。

鋅是「是胰島素的組成分」,所以對糖類代謝有促進作用,同時能「提高糖與脂質的燃燒率」 (通常這樣說就是對塑身體雕有幫助)

鋅 (Zinc)也可促進Thyroxine變成T3 ,使皮膚、毛髮、光澤有彈性、恢復指甲的色澤等,這些對美容都是有助益的。
「調整皮脂腺分泌,消除粉刺面皰」,是鋅在美容作主要的貢獻。這部分的作用如果跟A酸類產品一起應用,就要小心~因為鋅促進肝臟中維他命A的釋放,加速TURBO產生鋅的效果,也就是「鋅與維他命A結合會使肝臟中之維他命A釋出」,所以會強慧A酸類產品的效果。
促進肌膚細胞正常新陳代謝,防止肌膚粗糙乾裂。
促進黑色素代謝,防止黑斑(同用Vit.C)與雀斑的形成(Vit.E合用)。
被誤解的部分是鋅與鐵的牽扯:

女性認為鋅是男性礦物質,不喜歡鋅。
但是鋅是紅血球內,負責將氧氣釋放到細胞內的酵素之輔因子,補充鋅劑可以提高細胞的帶氧能力。
火上加油的是攝取大量鋅會減低銅和鐵的含量,而服用大量鐵或是大量的鎘也會降低鋅的含量=鐵質與鋅產生競爭性的吸收。

另一個誤會是:因為鋅需要與必須脂肪酸結合(動物油脂)才能被人體所吸收,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額外補充鋅就是多餘的。

鎂(Magnesium)與氧化鎂(MgO)


鎂(Mg)是人體中含量第四充足的礦物質成分,除了負責1)形成骨骼、2)維持正常的肌肉功能、3)調節體溫及鈣質吸收外,尚影響多項酵素,能夠活化超過 300 種化學反應,包括參與ADP和ATP能量磷酸鹽的轉移,所以具有調節神經細胞與肌肉收縮(鬆弛肌肉)的功能,也能消除疲勞,鎮定精神。同時不論,醣類、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均和鎂有關。

我一般用這句話形容鎂:「骨、齒之形成、神經,筋肉之機能維持」。

在皮膚上,鎂有穩定肌膚,抗過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促進肌膚細胞活動,也可達到活膚效果。

醫學科學已經逐漸認為,現代飲食中經常缺乏的鎂等礦物質可能有助預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躁鬱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等認知性疾病。

缺乏鎂幾乎對人體每個部位都有影響,可能造成頭痛、背痛、肌肉痙攣、心律不整、高血壓、經前症候群、骨質疏鬆、腎結石、失眠、焦慮、憂鬱、四肢麻木刺痛及便秘等症狀。鎂也是調節免疫系統的要素,若是缺乏鎂即可造成免疫疾病並減少免疫力,像是促成或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纖維肌痛、雷諾氏病及多重硬化症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缺乏鎂經常是由於過量攝取鈣質所致。

氧化鎂(MgO,Magninum Oxide), 是鎂的補充劑,也是常用的軟便劑。

保護皮膚、血管和骨骼~銅(Cu)


銅(Cu,Cooper),能促進鐵的吸收,對於血紅素、肌紅蛋白的構成,很重要。同時能促進骨骼、神經與結締組織的正常發展,對人體細胞修護方面,銅也扮演極重要得角色。

我習慣用「保護皮膚、血管和骨骼」這一句話來描述銅。



美容上,鎂(Mg)鋅(Zn)銅(Cu)錳(Mn)都是重要的礦物質,關係頭髮,膚色以及肌膚的活力,抗氧化等議題。

紅潤膚色:在血液中的銅,能促進血鐵的吸收,缺乏時會阻礙紅血球對鐵的吸收能力(與攜帶鐵的血紅素有關)

髮色:缺乏銅(Cu)時髮色易灰暗無光澤

彈力蛋白:與鋅、維他命C同在時,產生彈力蛋白。

肌膚活力:銅為多種酵素的組成分。



銅(Cu),主要來源是內臟類、 海產類(牡蠣)、 堅果類(核果)和黃豆,蛋黃、杏果、綠色蔬菜,

銅在胃與小腸前段吸收,透過膽汁經由糞便排出,與其他礦物質迥異。

銅離子是藍色的,亦稱藍銅離子,和鐵離子一樣,酸性環境可以幫助銅的吸收,與氨基酸/蛋白質螯合後,也可以增加吸收。

大量的鋅或抗酸劑,都會抑制銅的吸收,但是缺銅的原因大多與飲食無關,常見的為遺傳性缺銅症,缺乏時,主要表現就是貧血、皮膚長瘡、禿髮、毛髮稀疏,毛色異常、血管損傷(血管壁膠原蛋白無法正常構成。威爾遜氏症(Wilson's disease)為遺傳性銅排泄不良引發的銅過量的疾病,有沮喪、易怒、反胃嘔吐、神經質、肌肉關節疼痛。

對女性最重要的礦物元素~鐵(Fe)


鐵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礦物質,在1747年就發現血液含有鐵,與血氧的攜帶關係密切!鐵質活化血紅素,可協助細胞與氧氣的交換,缺乏鐵質時,往往會導致貧血得現象。女性對於貧血,高度敏感,所以「補鐵」類產品,如克補鐵以及四物鐵都很流行。

我們可這樣形容:「構成血紅素、肌紅蛋白幫助體內氧氣運送,組成細胞色素/酵素/輔酶參與能量代謝。」

菠菜、豆類、海藻、西瓜等都是含鐵量高的食物。一般來說,食物中的鐵因以 Fe2+型式存在,不易被身體吸收,酸性環境(維生素C 的同時攝食)可讓 Fe2+轉換成 Fe3+,增加吸收率。所以,C鐵(吸鐵)才是硬道理。

另外,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小分子胺基酸產物,可與鐵形成錯合物(就是螯合),增加鐵的溶解度,利於吸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飲食多樣化。

要注意,攝取時,盡量將含鐵食物與會干擾鐵吸收的食物錯開,包括不宜將含鈣豐富和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餐攝取,咖啡和茶宜於飯後一小時後食用。

礦物彩妝裏,鐵主要是應用氧化鐵,做為紅色、紅棕色的色素,也是礦物彩妝的要角。

鈣(Ca)鎂(Mg)同盟,穩定肌膚


鈣這個礦物質,其主要功能是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感應,具有穩定情緒、緩和緊張焦慮以及改善失眠的作用。一般我們很容易知道:鈣質是「骨骼」必須的元素,同時也是「造血」元素之一,同時「維他命D」可以在小腸幫助鈣質吸收,對骨骼很重要。

一般講鈣,可以分作骨骼中的鈣、血液中的鈣以及細胞中的鈣。

骨頭的鈣,主要是構成骨骼,相關問題包括骨頭軟化,或是骨質疏鬆。
血中鈣、磷、鎂過多,會造成皮膚瘙癢(血液透析/洗腎者的常見皮膚問題)。
血中鈣、磷控制狀況不佳時,會造成副甲狀腺分泌亢進,可能導致強力皮膚癢(有時需要切除副甲狀腺,才能解除皮膚癢)
鎂可以平衡細胞中的鈣,鎂攝取不足,細胞中的鈣會上升,人容易焦躁易怒。
更過分的是,細胞中的鈣上升,如果這個細胞是「脂肪細胞」(adipocyte),會促進脂肪生成的基因表現,同時也抑制脂肪分解的基因表現,如此造成脂肪細胞的累積,造成體重增加等「肥胖症」(Ref. Gropper, S. S., Smith, J. L., and Groff, J. L. (2009). Advanced Nutrition and Human Metabolism, 5th ed, Wadsworth, USA.)

鎂這個礦物質,可抗壓、維持身體化學機能平衡的功能,是人體中含量第四充足的礦物質成分,能夠活化超過 300 種化學反應,也是調節免疫系統的要素,若是缺乏鎂即可造成免疫疾病並減少免疫力,像是促成或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纖維肌痛、雷諾氏病及多重硬化症的症狀。



礦物質中的鎂,負責形成骨骼、維持正常的肌肉功能、調節體溫及鈣質吸收,且可將身體陳舊的鈣排除,擔負著重要調節的角色。所以兩者的比率很重要。

鈣與鎂的攝取黃金比率為2:1或是3:1。

體驗上,多吃鈣一樣會肌肉抽筋,就是鈣鎂的攝食比率不對。
鈣鎂的完美同盟,可以幫助身體抵抗壓力、穩定血循、預防抽筋、改善失眠以及穩定肌膚。

值得注意的是,刻意多吃鈣,會排除鎂,造成缺鎂,而出現頭痛、背痛、肌肉痙攣、心律不整、高血壓、經前症候群、骨質疏鬆、腎結石、失眠、焦慮、憂鬱、四肢麻木刺痛及便秘等可能症狀。

矽(Si)、有機矽與野生木賊草


矽原子除可以直接與碳結合形成 Si-C 鍵外,也可以經氧、氮、硫等原子,間接的與碳結合而形成 Si-O-C 鍵,
Si-N-C 鍵,Si-S-C 鍵等,因此含氧,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都可以形成相對的有機矽化合物。
保養品除了矽油(二甲烷矽)/矽利康油......,等俗稱矽靈的油脂外,有應用在保養品的都是有機矽,有機矽同時能鎮定並幫助肌膚再生的作用。


這一類的有機矽元素能賦予肌膚光滑柔細,使皮膚緊實、髮色光澤,包含在蕃茄、蛋、草莓等食物中,海中有矽藻,但是陸生的馬尾草萃取(木賊.問荊)中,有異常高含量的有機矽(約5-7%),所以成分上有時Silica Extract,國外原廠就是指馬尾矽土(木賊)的意思。


木賊草=馬尾草,含Siliieic Acid矽酸及有機矽能活化酵素、促進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合成的作用,是皮膚結締組織強化劑,能幫助虛弱的結締組織,對皮膚有緊緻作用(最重要的作用)。
這個結締組織的緊緻強化作用,跟有機矽的立體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其他東西取代不來。
基本上,矽有滑順作用,所以有可以令肌膚觸感柔滑,是緊膚的極佳選擇。


木賊草同時富含天然維生素E能抗氧化、能加強皮膚的彈性,緊實皮膚的同時,減緩老化現象。
因為可以清潔阻塞的皮膚 ,西方人叫它“刮鬍草(shavegrass),也應用在洗髮類產品中”。
因為其他植物成分作用能抗過敏、抗刺激,也被應用治療毛細孔過大的皮膚。

不過,都是參考而已。

美身雕塑的海藻....碘(I)?!


碘是第二個被發現的礦物質,1895年發現甲狀腺含有碘,1908發現補充碘可以治療甲狀腺腫,1915年科學家Kendall分離甲狀腺素,這是廿世紀發現的第一個荷爾蒙,化學結構到1925年才確認。

碘直接影響到甲狀腺素,甲狀腺是對身體很重要的荷爾蒙,所以碘缺乏時會造成甲狀腺腫大、呆小症,貧血、髮質疏鬆、髮色晦暗無光澤易斷裂等現象

一般相信,綠色蔬菜、花椰菜、魚、海藻、蛋、洋蔥都是含碘比較多的食物,特別是海藻與海帶。多食海帶,可以強化甲狀腺使頭髮有光澤的效果,不過.....就是吃有用!

美容上,碘的使用,基本上不需要,但是在海洋療法或是提到海藻、褐藻時多半都會提到,含量有限,聽聽就好!

硫(sulfur)與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


硫/沈澱硫(Precipitated sulfur)是天然存在自然界的元素,具面皰預防、抗菌及美膚效果,
最常見的就是~~~~溫泉!

應用在保養品上,有溶解老廢角質、預防粉刺面皰的作用,長期即被用作面皰治療劑。
所以說~~沈澱硫磺治面皰!除了水楊酸外,同時添加硫/沈澱硫(Precipitated sulfur)更是多年不敗的抗痘控油的配方。

醫美成分有個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 ,被稱為「萬能抗氧化劑」的硫辛酸,它是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類似維他命的物質,能協助人體抵抗自由基的攻擊,而且角色十分獨特。其可在細胞內外流通的特性,使其得以及時補充肌膚不足之處,發揮抗自由基與修護功效。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薄膜生物能量學小組的領導人、也是全球聞名的科學家『派克博士』(Dr.Lester Packer)是世界頂尖的硫辛酸和抗氧化劑權威。他發現硫辛酸不像別的抗氧化劑在體內只有一項特定的任務,它具「自由體」的身份,能溶於水又溶於油的特性,在其它抗氧化劑短缺時為之「代打」;
也就是說,如果您體內缺乏維他命E或C,硫辛酸將暫時接手它們的工作。而且硫辛酸還能大大增強維他命C和E的作用。

講完了,如果看完了,你是去買硫辛酸的產品,而不是買正宗抗氧化C+E,
那我............
只能祝福你!

礦物質與皮膚問題


礦物質以碘、鐵、鈣、鎂、鋅元素對頭髮最重要,它具有改善頭髮組織,增強頭髮彈性和光澤的功用。特別是碘,頭髮具有光澤是由於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作用,如果常吃含有豐富碘質的海藻類食品,能使頭髮得到充分滋潤。碘是水溶性元素,在海水中生長的海藻類含有極豐富的碘,多吃海帶能增加頭髮的光澤。

鋅、硒元素對皮膚的保養十分重要。這兩種元素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清除體內自由基,使皮膚免受脂質過氧化損傷,使皮膚柔軟、滑潤、消除皺紋。面色蒼白者要補充蛋白質、鐵質、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以促進機體血色素的合成。

兒童成長期攝入礦物質尤其重要,特別是鈣、磷元素和維生素D,可保證骨骼、肌肉生長發育,對預防佝僂病引起的胸廓畸形和「O」形腿有重要意義。因為鈣(含人體內鈣的99%)和磷(含人體內磷的80%)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充足的鈣和磷能促進骨、牙的生長和堅硬。氟是構成牙齒釉質不可缺少的成分,體內缺氟時,牙齒構造疏鬆,容易發生齲齒。但是,氟攝入量過多,則會造成氟斑牙,影響牙齒的美容。此外,還影響鈣、磷吸收,使牙齒失去潔白和堅固。

身體有80%是水分,其中含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血液和其它體液,在組合上也和生命肇始的原生海洋類似,海洋中透過河川與河海的沖刷,空氣降雨的循環,匯集了足量的礦物質,所以,很久以來海鹽就是人類主要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來源,這當然包括良質的未精製的海鹽、全穀類和蔬菜,尤其是富含礦物質的海草(seaweed),根據分析,傳統使用的,未精製的海鹽,含有海水所含的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約60種)。。

近年因為習慣使用精製鹽,所以礦物質攝食容易不足,另外學肥料、殺虫劑和其它噴霧劑使土中礦物質大量流失,種出來的食物雖然養份並無二致,但是科學家的分析結果,有機肥種出的果蔬所含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成份,三倍於化肥種出的果蔬。  

相關資料,個人陸續整理中,先提供下表,供參!

齒珐瑯質強化、鐵吸收相關的氟(F)


氟的主要功能是「強化牙齒琺瑯質、預防齵齒」,缺乏時會出現蛀牙或牙菌斑的形成,但是在牙齒成長過程中,如果攝取過量的氟易造成斑齒,易造成琺瑯質發育不全,牙齒外型改變。 若長期嚴重的氟中毒會導致骨骼病變,韌帶鈣化,關節僵硬疼痛。

食物中的氟,有80% 會吸收,但是鈣會干擾氟的吸收。腸胃道各段均可吸收氟,所以實際上大約50-60%的吸收率,其餘主要透過尿液排出,少量由汗液或糞便排除。

主要來源,是牙膏與飲水中加入的氟,飲水中有效的氟濃度是 1ppm, 若超過2ppm 易引起氟中毒。

不含氟的牙膏,有點意思?

開始健忘,就要錳(Mn)


我一般用一句話形容「補充精力、幫助能量製造」來形容「錳」(Manganese)。錳這個與「生殖機能」有關的東西是1774年發現,主要存在人體的肌肉,1931年確認為人體必需營養素,對於解除疲勞,幫助記憶力,幫助肌肉反射等,均有幫助。

我念國中的時候,有一個利用高錳酸鉀做出氧氣的實驗,那時候的「紫黑色」的高錳酸鉀令人印象深刻。

高錳酸鉀在臨床上也是外用消毒劑,常用於皮膚消毒,有時候陰道炎坐浴,用的也就是高錳酸鉀(如果因為外用高錳酸鉀使皮膚染成紫黑,褐紫色,可以用維他命C外用還原它,顏色就會淡去)。

大量的鈣、鎂與鐵會抑制錳的吸收。某些疾病如苯酮尿症、 多發性硬化症與癲癇會干擾錳的代謝利用,造成生長遲緩、 骨骼發育不良、脂質與糖類代謝異常。

有些人認為茶葉中「錳」是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所以飲茶就是良好的錳來源。

而研究補骨脂、肉蓯蓉、枸杞子、何首烏、熟地等補腎中藥,發現錳與鋅的含量,都比較高,所以一直以來,針對男性,錳鋅都是重要的礦物元素。

含錳豐富的食物:全榖類、堅果類、蔬菜及水果類。

最後,錳在美容食療上,有抗氧化的意義,只有有機錳可以透過皮膚吸收。在皮膚保養品中,有個品牌SAINT-GERVAIS(聖泉薇),強調獨特「硼、錳等滲透」的天然礦泉,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大意思。

硒(Se)可以增加免疫力30倍?!


硒(Se,Selenuim),一種抗氧化物質,是谷胱苷肽(Glutathion)的構成成分,同時與維生素 E 有互補作用。

與人體的免疫調節有關,傳說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人體由攝食吸收,由尿排出,皮膚肌膚不會吸收,所以保養品,基本上沒有故事。

枸杞,是重要的含硒中草藥,也是重要的硒來源,就美容營養的角度,建議可以食補一下。

冬季過敏乾癢---少鈣了


鈣在人體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佔人體總重量的百分之二,其最大分佈在牙齒及骨骼,其次就在皮膚當中。

根據倒梯形濃度的鈣離子分佈的觀點,表皮細胞在這種特殊分佈下,形成正常的皮膚屏障,有助於建立皮膚的保濕能力。

隨著年齡增加,肌膚開始失去吸收鈣及修復鈣的能力,肌膚的表皮層變得細薄、脆弱、敏感與鬆垮。

此時,皮膚不能只侷限在多補充一點水份,還有可能要注意少鈣了沒?!

如果鈣離子不足,狀況輕則像風乾橘子皮,失去光澤與彈性,引發過敏乾癢,嚴重時則易產生乾性皮膚、乾癬等皮膚病變,伴隨著產生皮膚脫屑、搔癢症狀等。

一定要認得的油脂~Caprylic / Capric Triglyceride


我是信奉肌膚原有成分,就是最好保養品成分的那種人,

所以提到保養品的油脂,第一個反應就是看看皮膚的皮脂是什麼?

皮脂是由皮脂腺所分泌,

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角鯊烯、游離脂肪酸等物質。

主要功能是:防止角質水份蒸發、提供表皮弱酸性環境殺菌。

等一下......... 三酸甘油脂? 沒錯就是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Caprylic / Capric Triglyceride)

了吧?! 就跟皮膚原有成份一模一樣。

化妝品上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Caprylic / Capric Triglyceride)不僅是主要的油脂臘基劑,本身更是肌膚高度親合,高度清爽的油脂,嫩滑性野佳,天然無味,本身可食用,亦可當精油的稀釋劑。這些條件集合一下,自然就是油脂臘等基劑最高明的選擇,所以這個成份一定要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