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不含防腐劑的技術如何辦到

不添加防腐劑,幾乎是化妝品界最亙古的抬槓議題,前幾天聽到一位同業說,某某助理教授說:「不添加防腐劑,我也做得出來,只是成本的問題而已」。這個教授在媒體頗有知名度,以往斬釘截鐵說「化妝品不加防腐劑,是不可能的」,現在修改個講法,讓我起心動念又來「宣揚」不含防腐劑的技術「概念」: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防腐劑的功用:
保養品內含有許多營養成分,為了不要讓這些營養成分產生細菌,引發保養品變質腐敗,在保養品中添加防腐劑,抑制細菌生長與生成,避免化妝品產生變質現象並且維持新鮮度與持效性。

★再來我們要了解什麼樣的成分容易變質?
美容保養品組成多數為水+油+表面活性劑,其中絕大多數的劑型,水分都「至少」占了50%以上,。
以水份來說:細菌需要水分來增殖、繁殖,所以越需要水、水分越多的產品越容易變質,例如:化妝水、乳液、乳霜,這些質地需要水的成分,越容易滋養細菌。從水來下手,進行不含化學防腐劑的產品設計,通常是最理想的。於是乎,或有宣稱添加柑橘水可以制菌,所以無需防腐劑,也有說是「泡菜發酵的水」可以發揮制菌靜菌效果的。
以油份來說:越接近油質或蠟質產品,因為不需要水,因此細菌難以生存。但這些油脂、蠟質產品,時間久了也會有變質酸敗的可能,所以保養品中也會加入維他命E抗氧化成分,防止腐敗變質。

★多元醇類
大多數的保濕產品中,甘油扮演很吃重的角色,使用量僅次於水,如果能夠使用具有「制菌」效果的甘油成分,就可以大虛降低化學防腐劑添加的需求,因為部分甘油的天然衍生物(例如EthylHexyl Glycerine)具有靜菌特性,就經常添加于無添加產品中。
由玉米等生質來源提煉的乙醇,具有保濕性,但是給人的印象就是會去掉多餘的油脂(去脂性),與大量甘油搭配時,仍經常使用在保濕產品中。另外還有許多具保濕功效的多元醇類,具有抗菌功能,也可減少細菌產生。例如甘油(丙三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等,其中丁二醇、戊二醇更是無毒產品的當然選擇。

★增稠劑
化妝品的賦形劑,主要為了乳化穩定,包括了許多的增稠劑、膠化劑。如果使用具有「訪腐制菌」能力的增稠劑,想當然爾可以減少化學防腐劑的使用。小核菌膠,就是良好的選擇。此外。可以有個簡單的想法,假使利用特殊的增稠劑,讓細菌吸不到水來增殖,不就可以減少添加防腐劑,甚至不要添加防腐劑。因此,增稠劑的選用就成為不添加防腐劑的Know-how(祕訣)所在!

★植物本身就具防腐功能
例如:茶樹、柑橘植物類菁華、玫瑰、迷迭香、鼠尾草、金縷梅...等等,它添加在保養品當中可以抑止壞細菌生長,或是讓汙染物成長速度減少或變慢。
我們當然理解,為了抑制化妝品中的細菌,大部分的保養品「真的」都需要添加防腐劑,但是在選擇防腐劑時,我們仍可以規避已知有害的「化學防腐劑」,選擇較無害(或未知有害)的天然防腐劑。這類天然防腐劑,多半來自植物,最常見的就是植物性甘油(Vegetable Glycerin)及其衍生物。
另外Sodium Levulinate(乙醯丙酸鈉),是乙醯丙酸(levulinic acid)的鹽類,在化妝品中充作肌膚調理劑,而且是具有防腐特性的肌膚調理劑。
根據廠商資料,Sodium Levulinate是天然(玉米衍生物)而且對環境友善的成分。
又例如來自茴香的Sodium Anisate(茴香酸鈉)。

★化妝品廠的專利技術
我們已經知道不添加化學防腐劑確實是可行的。而各家化妝品廠商有其獨特製程、配方與濃度佔比,這也是無添加產品昂貴的原因。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維生素原B5(D-panthenol/ Pro-vitamin B5)

維生素原B5(Pro-vitamin B5),又稱泛醇(D-panthenol),是維生素B5的前驅物。我最早是由髮用品開始認識的,因為「潘婷Pro-V」洗髮精的廣告是那麼地成功。
據說1940年一名瑞士科學家Gustav Erlemann,發現維他命原B5可以增進頭髮健康,讓頭髮強韌,滋潤並增加彈性,取了一個商品名Pro-V(隱喻Pro-B5),並根據panthenol創造出Pantene(潘婷)這個於1947年在歐洲上市的髮用品牌,潘婷的最大行銷訴求,是將洗髮產品嫁入了護髮的元素,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頭髮護理的觀念,時至今日,潘婷是寶鹼(P&G)旗下最大的髮用品牌,也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髮用品牌。

圖片來源 http://www.pantene.com.tw/master/pages/story.php
有關保養品的維他命原B5,多數時候,我比較喜歡叫做「泛醇」,道理很簡單,就是不想和「潘婷」牽扯太深!
但是,主要功效,還是一樣=
「保濕」+「修護」

另外,根據2002年的相關研究,維他命原B5對面皰也有幫助,可能是由於水合規則角質代謝以及泛醇特有的消炎性質。

該研究指出:局部使用維他命B5可以透過增加肌膚的水合程度、增加肌膚彈性、柔軟度,來減緩老化與改善面皰。

該研究同時強調維他命B5的消炎特性,所以能夠成功對抗肌膚、粗糙、乾燥。

目前泛醇在保養品中主要充當「保濕劑」與「柔軟劑」,同時泛醇被吸收後,會增加肌膚中玻尿酸的量,是很重要的肌膚本源物質,也是很多化妝品常用的成分。相關范純的美容特性,整理如下表:
泛醇的美容特性
美容特性保養品髮用品指甲護理
保濕增加肌膚保濕力頭髮保濕
修護幫助結痂
降低發炎反應
修補受損髮質
柔順髮質
減少分岔,容易梳理
降低指甲易脆性

降低指甲易脆性

備註
D-panthenol、DL- panthenol現已列為一般化妝品管理。
口服保健食品以維生素B5(又稱做泛酸)為主,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組織更新功能。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如果只能選用一種維他命來護理肌膚,那我推薦維他命A

蘋果、胡蘿蔔、波菜、地瓜、南瓜、杏桃、綠花椰菜、甜椒
是維他命A常見的來源食物。
自1917年維他命A被發現以來,傳統上,維他命A被用來防止夜盲症和視力減退,有助於對多種眼疾的治療(維生素A可促進眼內感光色素的形成)。植物性的維他命A來源,最好的就是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carotene),可以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的前驅物(provitaminA)。

皮膚應用上,讓維他命A聲名大噪的是Retin-A(台灣譯作蕾婷-A),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瞭解「維他命A酸(retinoic acid),是維他命A在體內中轉化後,實際對皮膚有益的成分」。

在1960年代晚期,在賓州大學皮膚學系任教的醫學博士Albert Kligman,開始將tretinoin(後來於1973上市取得專利名稱Retin-A)用在面皰護理,實現了第一次能夠永久解決面皰問題的產品。

因為維他命A酸對肌膚的彈力纖維及膠原蛋白合成,有很大的幫助,約十數年後,Kligman 與 Leyden共同申請了Retin-A在消除皺紋驚人成效。

可惜是,A酸會降解,既難纏又不聽話,外在環境裡無法以穩定的型態被我們利用,直接塗抹於表皮易引起刺激過敏的反應,再加上光敏性太強,容易讓皮膚留下沈澱色素,形成斑點。所以,「僅能晚上使用」,到目前為止,A酸還是個被管制的成份,它屬於藥品,不得添加於任何化妝保養品內。

保養品中添加的,多數是維他命A。維他命A,可以調節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行為就好像訊號劑,可以刺激表皮生長因子(EGF)與皮膚細胞連結的訊號劑,可以防止皮膚黏膜乾燥角化,有助於頭髮及健康皮膚的維持。
外用時有助於面皰、膿皰、癤瘡、皮膚表面潰瘍等的護理,肌膚保養時,則是針對陽光造成的光老化,因為維他命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游離的自由基。

維他命A的代謝,簡單說就是A酯→A醇(維他命A)→A醛→A酸。而這一些維他命A及其相關衍生物統稱為Retinoid(維他命A衍生物)。維他命A衍生物能刺激細胞新生,增加細胞有絲分裂的速度,同時,維他命A必須轉化為維他命A酸,才有改變DNA與細胞結構的能力。
最有意思是,吃進的來的維他命A主要是A醇,但是會送到肝臟存成A酯(Retinyl palmitate)會被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①維他命A會被運至肝臟儲存為A酯(Retinyl ester),視必要狀況,送往需要維他命A的末梢組織 (Peripheral tissue)去。
②A醇(retinol)是最初的維生素A形態(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A醛則是A醇透過醇脫氫酶ADH(alcohol dehydrogenase)反應後的代謝物
③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或CYP450,簡稱CYP450),可以將A酸水解毒性較少的代謝物。

壞消息是吃的維他命A,分配到肌膚中的量,不足以對抗皺紋。
吃維他命A膠囊,可以幫助新陳代謝,毒素也就不容易存積在體內,自然就有好氣色出現。不喜歡吞維他命藥丸的人也別擔心,只要你不偏食,像胡蘿蔔、牛奶、綠色蔬菜等,都有含維他命A。
但是吃的維他命A消化後,會被平均分配到各個器官,被分配到肌膚的量,其實是非常微小的。因要想要特別照顧肌膚的需要,所以才在保養品中添加維他命A,希望直接塗抹經由肌膚,得到更多營養。

A醇(Retinol)則是維他命A中比較不穩定的一種衍生物。最大功效在於刺激新細胞的生成,使表皮的厚度正常,並能修護角質層,使肌膚健康光滑而緊實。

維他命A衍生物的性質
(轉載自張麗卿老師部落格)
維他命A衍生物 刺激性穿透速率安定性
維他命A酯*******
維他命A(Retinaol/A醇)********
Retinal (A醛)******
Retinoic Acids (A酸)********

事情沒那麼複雜,肌膚保養,使用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就對了。肌膚百分之80~85左右的維他命A係以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的形態來儲存。所以維他命A的棕櫚酸鹽,也就成為添加保養品中最受專業人士推薦的維他命A衍生物。

最後提醒您,𤔡避免心理因素干擾,請你只有在晚上使用維他命A的相關產品,當然也儘量不要選用含有維他命A及其衍生物的防曬品(晒後護理品無妨)。


【補充說明】A酸不是果酸
AHA果酸是一種氫氧基酸,主要用於角質肥厚之處理,坊間許多美容師,常誤以為A酸與果酸的作用與效果是一樣的,其實果酸不酸沒有用(PH值很重要),A酸根本就是藥品,化妝品成份與療程中均不可使用。果酸很適合不潔肌膚肌膚與角質更新護理,A酸則特定使用於面皰與消除皺紋上,相關比較,特別表列如下:
維她命A酸與果酸
A酸 化學合成果酸 天然成份
主要作用可改善老化肌膚之粗糙與細小皺紋。主要在去除過厚角質,促成膠原形成。
過度使用A酸可能導致肌膚病變,副作用是『光敏性』,會有發紅、發炎等現象。目前,只有醫生才可使用。果酸在一定安全的濃度下,無須醫生指示即可使用。
角質乾燥脫屑是因過量使用。初期乾燥脫屑是正常的。
親水性的油脂的劑型,會吸附老死角質,它分子量較大,是經由角質間隙進入皮膚。果酸中的甘醇酸、乳酸,分子量小,並具親水性,可很快穿透角質並聚集在水份較高的皮膚底層。
對基底細胞的有絲分裂有影響(致畸形)。對基底細胞的有絲分裂無影響。
採用濃度遞增的使用方式來降低副作用。採用濃度遞增的使用方式來降低副作用。
可促進膠原與黏多醣類的生成。可促進膠原與黏多醣類的生成。


相關名詞整理如下:

  • Retinol 視黃醇/維他命A
  • Retinal A醛
  • Retinoic Acids A酸 
  • Retinoid 類視色素、類維他命A,不宜稱為類維生素A酸(類維他命A酸)或類A酸
  • Carotene 胡蘿蔔素(如alpha-carotene、beta-carotene及lycopene)
  • β-胡蘿蔔素(β-carotene) 為維他命A的前驅物
  • Carotenoid 類胡蘿蔔素(如lutein、zeaxanthin屬於xanthophyll類別)

參考資料:

  1. 維他命A與皮膚保養的關係- 我是張麗卿老師- Yahoo!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os-topic/article?mid=1618&sc=1
  2. A酸是哪一代有差喔! - SkinDoc Chiu 邱品齊醫師化妝品嚴選菁華版http://tw.myblog.yahoo.com/skindocchiu-cosmeticfact/article?mid=7299&prev=-2&next=-2&sc=1&t_page=1&page=2

圖片資料來源:
  1. 維他命A的代謝: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American-Society-for-Nutrition/0004/2008-12-28-549380.shtml
  2. 維他命A的來源與效益http://waytoenliven.com/food/green-food/vitamin-a-benefits/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大溪地的珍寶~瓊崖海棠油(Foraha OIl)

最近接觸三支「無毒」品牌,發現都有產品添加了Tamanu Oil,或是稱Foraha油。
其植物名稱(正式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因此有人音譯Inophyllum,稱作「伊諾飛輪油」。

這是來自大溪地的一種抗發炎、止痛植物油,也有殺菌作用(香豆素?!),常用來護理發炎性的皮膚病變,並使用在敏弱膚質、面皰、粉刺、皮膚傷口處,應用在晒後乳、除毛後護理品,或是蚊蟲叮咬軟膏(高級的,才用得起)上。

一般常與玫瑰果油以一份瓊崖海棠油加上三份玫瑰果油的比例調和使用,可以幫助傷口愈合、減少疤痕產生機會。

據說(某些芳療專家說),可以幫助肌膚排毒,可能因此受到「無毒訴求」品牌的青睞,網路上有一張適用情況的圖,可以參考!


不過話說回來,芳療講「排毒」,通常跟「靜脈/淋巴」有關,這個在芳療中,應用歷史久遠,確實在罕見的油,其「強化靜脈/微細血管」的功用,應該是特色。

目前研究指出:瓊崖海棠中的特殊物質,吡喃香豆素衍生物(胡桐素,Costatolide & Soullatrolide),具有抗腫瘤的潛力,但是還有另外一個物質:雙吡喃香豆素,可以抑制彈性蛋白酶(這可以想像能緊實肌膚)。看到香豆素會緊張?擔心光敏性?瓊崖海棠不含呋喃香豆素,使用後可以站在太陽下,不用擔心光敏性。

瓊崖海棠油,是一種非常穩定、不易氧化的安定油脂!濃稠,但容易吸收(好像很多珍貴的植物都這樣?!)


圖片來源:http://puretamanu.com/how-to-use-tamanu.html
參考資料: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擦化妝品,會得狂牛症?

G.M.Collins 膠原護理
為台灣「膠原面膜紙」吹響熄燈號的就是狂牛症。
膠原面膜紙,係利用動物皮革加工再製,當時高檔沙龍品牌GM.Collins(蔻林)與Valmont(法耳曼)就是利用這種膠原面膜紙的套組,作為推廣的主產品。

不幸地,出現狂牛症,當時衛生署要求進口商必須附上「非狂牛症疫區證明」,才順利進口。明顯暗示着,就算是皮革加工再製品,可能也有BSE風險?
這樣的氛圍下,膠原面膜紙.......很難獨活!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修復疤痕的奇蹟油~玫瑰果油(Rosehip Oil)

圖片來源:desertwhale.wordpress.com
玫瑰籽油(Rose hip seed Oil),中文一般稱玫瑰果油(Rose hip Oil),萃取自南美洲的一種野生玫瑰(Rosa Canina/Rosa mosqueta)果實,在14世紀,南智利人就利用玫瑰果製備果醬、果汁或是茶飲。也因為玫瑰果具有高量維他命C,也用來加速傷口、疤痕癒合(但不建議直接使用於有著開放性傷口的肌膚上。)。和茶樹精油搭配護理面皰,或單用護理妊娠紋。妊娠紋屬於初期形成的傷口和皺紋,通過按摩使用玫瑰果油,可有效減少妊娠紋。這也是玫瑰果油知名的主因!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Kimberly Sayer of London(倫敦 金百麗.喜樂)

金百麗.喜樂(Kimberly Sayer)是來自英國的美國人,她的父親是個有機農,從小吃的用的,都來自父親栽種的有機園,甚至是一些家裡的保養品,因此成就Kimberly Sayer醉心於天然環保,甚至在美國創立自己同名有機保養品的決心。

Kimberly在英國倫敦就讀Neals Yard Beauty Therapy College的同時就教於英國知名的芳療專家Michael Winter,整合其芳療以及生理、生物、化學等重要理論,位後續自創品白扎下深厚的基石,之後陸續在倫敦與紐約的各大高端SPA(包括Warren Tricomi)發展並落實她的自創的臉部與身體的整合性療程(Holistic Face and Body Treatments),累積近十年的臨床經驗。


就這樣,結合科學與實務,Kimberly發展僅使用有機成分的專業保養品KIMBERLY SAYER OF LONDON。

金百麗.喜樂(Kimberly Sayer)這個品牌已經擁有相當多的愛用者,包括Paula Abdul, Ione Skye, Shalom Harlow,甚至受到一些綠色美容專家(top authorities on green beauty)的推崇,例如Deirdre Imus就在他的"The Essential Green You"這本書中,稱許 who credits KIMBERLY SAYER OF LONDON這個品牌。Summer Rayne Oakes的著作"Style, Naturally"、以及"Gorgeously Green"的作者Sophie Uliano,著名的模特兒經紀公司Ford, Wilhelmina, I.M.G.和The Z Agency (London)都推薦旗下模特兒使用Kimberly Sayer這隻結合美麗與科學的有機品牌。





有助於平衡乾燥皮膚和舒緩皮膚炎的Hemp Oil (大麻油)

保養品中使用的Hemp (Cannabis Sativa) Seed Oil(大麻籽油) ,主要充當潤膚劑(Emollient),能強化肌膚的保水能力,

大麻籽油的油脂中的3/4(約75~80%)為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以及維他命E,當然也包括少量但功能重要的PUFA,例如γ-次亞麻油酸GLA(Gamma-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與硬脂艾杜糖酸(Stearidonic acid)。

γ-亚麻酸(GLA)對身體很重要,對肌膚保養尤其中重要,能更穩定不安定肌膚,度過換季時敏弱肌膚抓癢乾燥的困擾。GLA很少出現於一般植物油,但大麻籽油、月見草油(evening primrose)、琉璃苣油(borage)等都含GLA。

簡言之,這些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linoleic/linolenic acids=LA/GLA),對肌膚有很好的安撫、修癒與抗氧化特性,可視為能幫助肌膚消炎的抗氧化劑,因此規律使用大麻籽油可以改善肌膚乾燥(Dry)現象,並對於濕疹(Eczema)、牛皮癬(Psoriasis)困擾的人有益!

同時只有9~11%的油質屬於不太需要的飽和脂肪酸,能夠有效減少肌膚刺激,包括因為陽光UV傷害(UV damage)、嬰幼兒脂漏性皮膚炎(cradle cap)以及像尿布疹(nappy rash)等。

大麻籽油同時含有豐富Ω 3(Omega 3=ω3)系列的α-次亞麻油酸ALA(Alpha-Linolenic Acid; 18:3ω3)和Ω 6(Omega 6=ω6)系列的亞麻油酸LA(Linolic Acid;18:2ω6/)這兩大類的必需脂肪酸(EFA:Essential Fatty Acids),這兩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脂肪酸,經吸收後在體內可自行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其他脂肪酸,例如ω3系列的EPA(20:5ω3),DPA(22:5ω3),DHA(22:6ω3)以及ω6系列的γ-次亞麻油酸GLA(18:3ω6),DHLA(20:3ω6);花生四烯酸AA(20:4ω6)。

植物油中的大麻及黑醋栗油同時含有ω3及ω6系列的脂肪,可以說是最均衡的必要脂肪酸的來源。而目前市面流行的月見草油及琉璃苣油則只含ω6次亞麻油酸,相反的亞麻油則只含ω3次亞麻油,不含ω6的次亞麻油,至於其他大部分的植物油通常只含有ω6的亞麻油酸(LA;18:2ω6)。而且大麻籽油的Ω 6與Ω 3比率極佳(Ω 6:Ω 3=3:1),號稱地球花園中必需脂肪酸最平衡的油脂,同時這些必需脂肪酸對於「預防」肌膚抗老的過程十分關鍵。肌膚缺乏Ω 6與GLA時,表皮穿透屏蔽弱化,肌表的穿皮水分流失會更嚴重,引起肌膚乾燥,進一步造成,包括如濕疹(eczema)、牛皮癬(psoriasis)、開裂(cracking)、脫屑(scaling)和喪失彈性(loss of elasticity)等乾性皮膚常見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透過Ω 6與GLA的補充得到改善。

冷壓的,未經過精加工的大麻油是偏淡淡的暗綠色,有著堅果味道的好聞的香味。提供充足的胡蘿蔔素(carotene)、植物甾醇(phytosterols)和磷脂(phospholipids),另外更含大量鈣(calcium)、硫(sulfur)、鎂(magnesium)、磷(phosphorus)和鉀(potassium)等礦物質。它也是一個很好的葉綠素(chlorophyll)來源。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天然複方美白成分~山花精(GigaWhite)

美白成分中,有一個純植物配方,稱作GIGAWHITE(俗稱山花精),這個配方成分中99.9%是天然成分,29.37%是有機成分,同時完全不含防腐劑。

山花精主要運用阿爾卑斯山的七種據美白功效的植物萃取,透過抑制絡氨酸酶的效果,來影響黑色素的傳遞。其複方係由以下成分所組成:
  • Water(水)
  • Glycerin(甘油)
  • Malva Sylvestris (mallow) Extract(錦葵):保濕、抗發炎、抗老化、抗刺激、抗氧化。
  • Mentha Piperita (Peppermint) Leaf Extract(薄荷葉):清涼、清潔、增加肌膚明亮感。
  • Primula Veris Extract(黃花九輪草):保護重塑各種細胞,有效喚醒角質細胞進行代謝修復,可滋潤肌膚,使肌膚更加柔嫩光滑,增加保濕度。
  • Alchemilla Vulgaris Extract(斗篷草):抑制彈力蛋白酶活性,使膠原蛋白不易衰竭,具抗氧化、收斂、調理等作用。
  • Veronica Officinalis Extract(婆婆納萃取):含單寧、樹脂、樹膠、葡萄糖等美容成份,具收斂、治療傷口、促進癒合等功效。
  • Melissa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香蜂草萃取):促進肌膚更新,高度滲透肌膚深層,使之恢復細膩質感,重現動人光采。
  • Achillea Millefolium Extract(歐蓍草):抗屑劑、洗淨劑、抑制氣味劑、清爽劑、肌膚調理劑、撫慰、滋養。


根據廠商提供的數據:使用含有5% GIGAWHITE 配方產品 6 周之後,平均臨床測試等級從 59.82 下降至 52.53,平均下降 12.2%, 平均L值上升7%;使用3個月後,平均臨床測試等級讀數下降至 45.44,平均下降 24%,而相應L值平均升高 15.3%,展現了驚人的美白功效。

參考資料:
  1. www.naturaldatebase.c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February 2004, pages 67-74 and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January 2004, pages 135-143
  2. http://www.cosdna.com

化妝品常用油脂蠟的植物性來源探討~以甘油(Glycerin)為例

化妝品中的油脂蠟,佔據化妝品組成的大部(除“水”之外),在標榜天然的產品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提供油脂蠟這類基劑的植物來源。
近年來在眾多原料商的努力下,出現了許多機會。就以使用機率最高的甘油(Glycerin)來作說明。
甘油又稱丙三醇,俗稱洋蜜,是一種無色、透明、無氣味的糖漿狀的黏稠液體,使用上相當普遍,主要作為保濕成分與皮膚軟化劑,許多化妝水、脣膏、面霜、皮膚油均有添加此成份
。特別的是甘油在低濃度時(15%)對肌膚有保濕效果;在高濃度(30%)時反會造成肌膚乾燥與刺激,所以直接將甘油(原料)塗抹在臉上反而會造成水分被吸收並導致皮膚乾燥。

甘油其結構相對簡單,所以多有合成甘油可以取用。近年生物萃取技術的發展,大量自棕櫚(Palm)中萃取甘油,價格雖然還是貴,但是用得起了。

相關類似的成分,整理如下表
成分來源
Glycerin棕櫚樹palm
Cetyl Alcohol棕櫚/椰子coconut/palm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椰子coconut
Squalane橄欖olives
Sodium Stearyl Lactylate玉米corn
卵磷質Lecithin大豆soy
Glyceryl Stearate糖/棕櫚sugar/palm
玻尿酸鈉Sodium Hyaluronate糖sugar
Saccharide IsomeratePentavitin from wheat
decyl glucoside玉米corn
Cetyl Hydroxyethylcellulosemodified plant cellulose


黑眼圈與眼袋


眼睛下方產生的「黑眼圈」及「眼袋」有幾個由來:
  1. 結構觀點:眼部容易形成黑眼圈的主因是「這一部分的肌膚都較身體其他部分薄」,這層皮膚下方正好是紫色的肌肉與顏色較深的血管 (靜脈血),所以顏色也會顯得較深。
    [護理]主要應用雷射或是脈沖光。二氧化碳雷射也可以更新皮膚表面,使皮膚緊實、增厚,同時使顏色變淺。
  2. 遺傳觀點:有些人則是在該處有遺傳性的色素累積,例如先天性眼輪匝肌較肥厚或是眼皮的色素較深。
    [護理]自我調適,坦然面對,或是化妝品遮瑕。也可以採用二氧化碳雷射換膚與漂白霜。另一種選擇,是施以眼瞼整形手術,修飾眼睛下方的脂肪。
  3. 疾病觀點:例如因長期過敏、過敏性鼻炎等導致類似靜脈曲張、眼窩或眼瞼的靜脈瘤或是眼瞼長期水腫引起靜脈血淤塞的現象,看起來眼部就容易黑。
    [護理]建議手術矯治。
  4. 過勞觀點:當過度疲勞且休息不足時,由於自主神經失調,血管血流循環不暢而引起眼輪匝肌及眼瞼皮膚的靜脈血流淤塞。由於靜脈血的顏色較暗,所以呈現在眼皮的就是暗灰色的眼圈。
    [護理]充分的睡眠及休息,可改善由於過度疲勞所引起的黑眼圈熱敷、按摩,可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環,減少靜脈淤血。
  5. 化妝品使用觀點:當然也有人認為常使用化妝品,可能會導致深色素微粒滲透至眼皮內。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黑眼圈(個人以為用化妝品不適導致肌膚長期輕微發炎,比較合理)。[護理]會擔心時,就換個保養品。
  6. 外傷:例如我請你「吃黑輪」,眼窩或眼瞼的挫傷引起皮下出血,就會形成黑眼圈的外觀。[護理]傷好,自然就好了。
  7. 光學因素:當光線投射時,會在突出物的背凹處呈現陰影,因此該部位看起來就稍暗。同理,眼袋下方的背凹處也會呈現陰影。

關於眼袋,緣由也類似:
  1. 結構老化引起:則是因為比較薄的眼部肌膚,當年齡漸長,也易變得比較鬆弛,眼睛周圍稱為眼窩的空間會出現脂肪,並在眼睛下方形成空泡般的腫脹。
    [護理]對付眼下腫脹的方式很簡單,可以注射如瑞絲朗等含玻尿酸的填充物,這個做法可以立即軟化所謂的滴淚狀眼袋,顏色也可馬上變淡。
  2. 水分滯留加劇:而脂肪組織可能由水填滿,使得鬆弛看起來更明顯。當水份一直留在脂肪層中時,眼袋就更容易被注意到;水份滯留的原因,包括攝取太多鹽份、平躺在床上、睡眠不足、過敏,甚至每個月週期性的內分泌變化。
    [護理]避免鹽份的攝取、眼部冷敷、睡眠充足,以及睡覺時讓頭部墊高,例如使用兩個枕頭,或抬高床頭。

化妝品中,要減少眼袋與黑眼圈,主要以維他命C/K為主要的作用成分:
  1. 維他命C:美白作用
  2. 維他命K:常局部外用的是維他命K1,能調節體內血液凝結現象,治療微血管擴張、充血、破裂,去除老化皮膚血管破裂造成的瘀青表現,因此可緩解由微血管因素造成的黑眼圈現象。也常被用來改善下肢微細血管擴張症狀。

特別推薦:

La Mav  Anti Dark-Circle and Ultra-Firm Eye Gel 30ml 1.1 fl.oz

這一瓶的主要成分有維他命C、小球藻、西酸模草、山花精(GigaWhite)來護理黑眼圈以及眼袋邊上的細紋。
翅莢決明葉萃取、羽衣草萃取均具有收斂作用,有助消彌水分滯留。
也許有眼袋的人會覺得加入高保溼的玻尿酸在產品中,不是會讓眼泡變得更明顯!
但是針對雷射/脈衝光去除黑眼圈者,這樣的配方就會出現極大的好處。
術後使用維他命C,可使黑色素加速脫離,玻尿酸、奧圖玫瑰露可提供術後的保濕膜作為屏障,可以達到預防術後反黑與強化保溼的最佳效果。

LIST OF PURE INGREDIENTS
*Aloe Barbadensis (Aloe Vera) Leaf Juice(蘆薈葉汁); *Rosa Damascena (Rose) Distillate(玫瑰露); *Glycerin (Vegetable植物甘油); Sodium Levulinate(乙醯丙酸鈉/玉米衍生物); Sodium Anisate(茴香酸鈉); Sodium Stearoyl Lactylate(硬脂醯乳醯乳酸鈉/乳化劑); Chlorella Vulgaris Extract(小球藻); *Rosa Canina (Rosehip) Oil(玫瑰果油); Hyaluronic Acid(玻尿酸); Glyceryl Caprylate(甘油辛酸酯/柔潤劑); Malva Sylvestris (Mallow錦葵) Extract, Mentha Piperita (Peppermint薄荷) Leaf Extract, Primula Veris Extract(黃花九輪草萃取), Alchemilla Vulgaris Extract(羽衣草萃取/收斂), Veronica Officinalis Extract(藥用婆婆納萃取), Melissa Officinalis Leaf Extract(香蜂花葉萃取), Achillea Millefolium Extract(歐蓍草萃取); 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西酸模草萃取); 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翅莢決明葉萃取/收斂); Glycyrrhiza Glabra Root Extract(甘草根萃取); 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 (Vitamin C維他命C磷酸鈉鹽); *Calophyllum Inophyllum (Tamanu瓊崖海棠) Nut Oil; Xanthan Gum(三仙膠); *Hippophae Rhamnoides (Sea Buckthorn沙棘) Seed Oil; *Vaccinium Myrtillus (Bilberry藍莓) Seed Oil; Tocopheryl Acetate (Vitamin E – plant derived植物性E); Essential Oils of Rosa Centifolia(百葉薔薇) and *Citrus Sinensis (Orange Sweet甜橙).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淡水線


最近,心血來潮想要來做了台北捷運美學地圖。
主要來探索捷運沿線的醫美中心、藥局、美容沙龍等美容保養產品銷售與服務的點。
但是要先建立一個架構來分析這些點,是當務之急。

所以先來大分類:就是分醫美中心、藥妝藥局以及美容沙龍三大類,傳統美材行,就不列入了!

介紹的就夠當然跟肌本美容有關,所以分兩大構念:「無添加」與「肌膚有益成分」

看看沒計劃的、不入流的介紹,可不可以自我要求到「完成」,還是會半途而廢?最少不能胎死腹中吧!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酒精.....到底有甚麼問題?!

乙醇又叫酒精,結構式為CH3CH2OH,化妝品標示法(Alcohol,Ethanol,Ethyl Alcohol)。早期,化妝水中很多含有酒精,為了鑒別,就教導消費者用搖的,因為酒精俱有「消泡」特性,所以把它劇烈搖晃後,看看泡沫消失的速度,含酒精的泡泡消失得快,沒有酒精的消失的慢。化妝品強調不含酒精,好像酒精真的有問題?!
不先去確定酒精到底有沒有問題,倒是先又衍生出人造酒精有問題,天然酒精沒問題,或是一般酒精沒問題,變性酒精才有問題的論戰,但是......

基本上,酒精只有兩種(不是分好酒精壞酒精兩種啦!):

  1. 食用酒精:是酒的主要成份,醫藥上,則利用酒精的殺菌作用,用作醫藥消毒劑,常製備的是藥用酒精(75%乙醇)。
  2. 工業酒精:通稱變性酒精,有時添加甲醇(有毒,傷害視神經)、茴香.....等變性。化妝品工業使用的酒精多半也是工業酒精,主要當作溶劑用,也是植萃時不可或缺的成分
具體應用時,化妝品添加酒精的目的,大致不脫「制菌殺菌」、「助溶」、「助滲透」、「揮發劑」四項目的。
  1. 制菌殺菌:特別是訴求油性痘性肌膚專用化妝水,可以創造清涼感去脂殺菌乾燥患處用。
  2. 助溶:為了溶解特定成分而使用的,特別水溶解度低的(例如琉辛酸、黃酮類等抗氧化成分),可以用醇水溶液來溶解。
  3. 助滲透:如果不能利用助溶特性,則可以在配方中添加,當作滲透助劑。
  4. 揮發劑:面膜類商品,需要成膜,訴求膜乾的黏附特性(例如妙鼻貼),都可能添加酒精當做揮發劑,來幫助產品乾燥、成膜或是發揮機能特性(例如藥膏),清涼感則是酒精揮發時帶來的附加效益。化妝水添加酒精和薄荷,甚至可以瞬間影響毛孔處蛋白變性,造成緊縮毛孔的視覺效果,算是魔術式效果。
認為酒精有問題的論點,大概有這兩種:

  1. 去脂效應:酒精過度去脂切脂,有損皮膚的皮脂膜復原能力,皮脂膜功能會弱化,失去皮脂膜保溼能力,肌膚容易乾燥,失去酸性殺菌的環境,容易滋生更多細菌。(這是說酒精會幫助「長菌」?有點另類)
  2. 蛋白質變性:酒精透過蛋白變性來殺菌,高濃度會過度殺菌,甚至殺死肌膚細胞。(酒精消毒至少需要60~70%的濃度,但是一般化妝水/收斂水,僅含有20%左右的濃度,此會殺死肌膚細胞?! )。
要提醒您,酒精是唯一被允許使用在保養品中的溶劑,而且幾乎沒有添加量的限制。也就是,從溶劑的安全角度來看,酒精對皮膚是最安全的。使用其他溶劑替代,反而風險更高。只是一般消費者不自知而已。所以,一味地排斥酒精,只是迫使廠商選擇危險性高些,但是沒有酒精味道的替代溶劑而已。

再者,有機認證、天然植物配方都允許酒精的存在,或者可說是「歡迎」這個嫌過的用詞。那麼我們這樣說:「天然的品牌是不允許使用化學助滲透劑的但是都同意運用酒精助滲透,幾乎也是唯一的選擇」。

我甚至可以安慰你說:「妳一輩子從化妝品接觸的酒精濃度或是量,很可能抵不上一次在薑母鴨與好友小酌一番的量」。

所以,聽到含有酒精,或看到成分欄中有「酒精」,就拒絕排斥,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是世界上最大群的致癌物。早期因為英國掃煙囪工人,特別容易罹癌,進行相關研究,開始發現PAHs的存在,已確認為致癌物者,至少有三十種以上。
PAHs為兩個(或以上)的苯環所構成的化學結構物,因結構穩定,並不易自然分解,多數為美國環保署優先列管之毒性物質。
在環境中廣泛散佈的PAHs,因具易氣化的脂溶性,微量即可侵入人體。一般如烤肉、煙燻魚肉及臘肉的食用都會導致PAHs進入人體。
研究結果顯示:PAHs吸收後,經由新陳代謝作用形成的衍生物(結構與DNA的雙重螺旋間的鹽基對類似),可通過細胞到達DNA,與DNA上的鹼基作用,透過多環的「兀電子」運動, 混亂DNA的遺傳情報導致突變,進而引起病變。

最廣泛使用的化學防曬劑--OMC

化學防曬劑 (chemical sunscreen),又稱為紫外線吸收劑(UV absorber/filters)。從理論上說,能吸收紫外線的化合物,只要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和很好的溶解性,都可以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但由於評價紫外線吸收劑的安全性是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各國都嚴格控制紫外線吸收劑的使用。
化學性防曬就等於以一塊海棉去吸收紫外光,來達到防曬的目的。化學性成分大多只能吸收UVB,只有benzophenone能吸收小部分的UVA。
主要的化學防曬劑成分包括有Para-Aminobezoic Acid(PABA)、PABA ester(padimate-o)、benzophenone、cinnamates、salicylates等紫外線吸收劑。

蘇黎世藥學與毒理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公佈近期研究結果:多種防曬劑(sunscreens)會干擾荷爾蒙(hormone)等內分泌的作用(endocrine function),同時發現六種研究的化學防曬劑中有五項可能會誘發乳癌(breast cancer),因為會轉化為類雌激素的化學物質(estrogen-like chemicals)。分別擔憂的如下表:
  1. PABA:PABA是以前防曬成分中最普遍的一種,但由於引起紅腫和痕癢反應的例子不少,因此現時有些為敏感皮膚而設的產品會註明不含PABA成分。同時被懷疑與皮膚癌高度相關。
  2. Cinnamates(肉桂酸鹽):在動物試驗中觀察到對雌激素的影響,同時懷疑會殺死皮膚細胞。Octyl Methoxy Cinnamates (OMC)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化學防曬成分(使用率約90%)。
  3. Salicylates(水楊酸鹽類):雌激素作用與抗雄激素作用,具有類似環境荷爾蒙的影響。
  4. Benzophenone((二苯(甲)酮類)):可能會刺激皮膚引起過敏性紅疹, 另有研究可能引起皮膚光敏感性,明確證據證明該化合物對人體皮膚有毒性和刺激性。
  5.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MBC):類似雌激素作用。

後續針對OMC的研究發現:當接觸到octyl methoxycinnamate (OMC)後,半數的老鼠細胞死亡 。 而市面上有90%的防曬乳液使用OMC.

開啟光源,進行日照實驗,發現OMC導致更多細胞死亡。 The Norwegian researchers 相信這個研究顯示某些防曬劑可能對人體肌膚細胞有害,並請使用者要多加注意。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也提醒:已經發現紫外線吸收劑,時間一長就會滲透到皮膚裏,使體表更容易受紫外線攻擊。



圖片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1. Para-aminobenzoic acid poison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07). Retrieved on 2007-06-19.
  2. Schlumpf M et al. 2001 In vitro and in vivo estrogenidty of UV screen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09(3); 239-244
  3. P. J. Osgood; S. H. Moss, D. J. Davies (1982). "The sensitization of near-ultraviolet radiation killing of mammalian cells by the sunscreen agent para-aminobenzoic acid".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79 (6): 354-357.


不想讓別人知道,就標示為--香精

化妝品業者可以將任何不希望標示出來的化學成分,在包裝上標示成「香料」(fragrance)
這是真的嗎? 很抱歉! 這是真的。
以往香精刻意「標示不清楚」,當我們看見標示是香料(fragrance)時,事實上隱含了許多「隱藏的化學物質」。這是法令的大漏洞(包含FDA),讓不肖業者可以在洗髮精、乳液以及身體衛浴用品上標示香料,卻不標明真正的化學物質。如果真正分析這些標示為香料的成分,常常發現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並沒有正面的好處。
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香精成分並沒有標注在產品成分表中。例如:


  • 塑化劑:人工香料中為了「定香」,幫助香味持久,也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DBP)」等塑化劑(Phthalates)對女性生殖系統有損害。
  • 人造麝香:為了「男性專用」添加人造麝香,這些人造麝香,會在人體累積,並在母乳中發現到,部分人造麝香(Musk Xylene,二甲苯麝香),被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列為持久性可累積性化學品(PBT),可能干擾內分泌,有些合成的麝香香精還與癌症高度相關。。

假使您有氣喘的病史,要小心!  香精是醫學界認為的主要過敏原之一,易引發氣喘。這類成份常出現在洗浴用品、芳香蠟燭、以及空氣芳香劑中。
要避免這些無謂的困擾,儘量選用不含香精的產品就對了。
但是有個例外,因為歐盟現在對香精的標示,相對寬鬆,許多商業秘密就可以用香精的名稱來保護(只要有香味),所以出現許多「幾乎聞不到香味的有機/天然產品,卻標示含香精。」
這種情況,您就自行判斷吧!


Formaldehydes(甲醛)--摸都不行,您還拿來擦?

農曆新年期間,小朋友最開心的,莫過於拿到長輩發的紅包了,每年媒體都會報導,市面上紅包袋含有過量甲醛,經常是「至少超過半數」檢出甲醛以及鉛、汞、鉻與鎘等重金屬。甲醛是紅色印料的溶劑,但是很容易揮發 (沸點才19.5℃),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中甲醛列居第二位。長期接觸含過量游離甲醛之紅包袋可能會引起刺痛、乾燥、皮膚發紅等症狀,並嚴重刺激鼻、眼睛及呼吸系統,可能引起肺水腫、致畸胎,甚至引發癌症。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呼吸道異常、刺激過敏,激化變異(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與傷害視覺等方面。

  1. 嗅覺呼吸道異常:因為室溫下室氣體,常不自覺接觸,對呼吸道、粘膜有直接影響,並造成嗅覺異常,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誘發鼻咽癌、結腸癌、腦瘤。
  2. 刺激過敏:對人體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被認為造成接觸性皮膚炎之過敏原。
  3. 激化變異: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或能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也被懷疑與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有關。
  4. 傷害視覺:甲醛在體內生成甲醇對視丘及視網膜有較強損害作用。
化妝品研究中,是過敏原的甲醛,因為可使細胞中的蛋白質凝固變狀,抑制一切細胞機能,所以能「殺死細胞」,特別是很難處的黴菌、真菌細胞,是很強的防腐劑。問題是,在保養品中,利用釋出甲醛能殺死細菌細胞的原理,來進行防腐的成份有很多,好像大家都不知道。這些包括:
  • DMDM hydantoin,
  • Quaternium 15,
  • Imidazolidinyl urea
  • Diazolidinyl urea,
  • 2-bromo-2-nitropropane-1, 3-diol
  • Sodium Hydroxy methyl glycinate
  • benzyl hemiforma
  • Sodium Hydroxy methyl glycinate
  • benzyl hemiforma
其中,使用頻率第二高的防腐劑 Imidazolidinyl urea,使用頻率僅次於苯甲酸酯類(Parabens),也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Fairley, 2001) 。甚至有不肖廠商,或者是因為專業程度不夠,或者為了行銷考量,把Diazolidinyl Urea與Imidazolidinyl Urea,簡單翻譯為尿素醛,並有意無意地將這些會釋放甲醛的防腐劑,當做所謂「尿素衍生物」,並說明其具有消炎保濕功效,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References:
  1. Fairley, Josephine, (2001). Organic Beauty, DK Publishing, London.

害到一堆「矽」同類的siloxane(環矽氧烷)

說到這個成分,很多廠商直接簡化成Silicone(矽油),個人覺得並不適當。主要有擔憂的是「環」矽氧烷類,根本與矽,差的有點遠。
注意成分以"-siloxane" (例如 Cyclomethicone(環甲基矽氧烷)/cyclotetrasiloxane(環四聚矽氧烷))或 "-methicone"結尾的成分,這些「矽」相關成分的衍生物,可以密封(sealant)與潤滑(lubricant),在化妝品中,多作為「透氣油」使用,來 soften(柔嫩), smooth(順滑)與moisten(保濕)肌膚。
加拿大當局評估 cyclotetrasiloxane (環四聚矽氧烷,簡稱D4) and cylcopentasiloxane (環五聚矽氧烷,簡稱D5)毒性物質、能長期留存,解針對水生對誤的觀察,具有生物累積性(bioaccumulate) ,是一種紊亂機能的環境荷爾蒙, 結構類似的cyclohexasiloxane (環六聚矽氧烷,簡稱D6),也有類似毒性與生物累積性。
實驗室觀察顯示D4/D5對于人體可能有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ant),高劑量暴露在D5下,會導致子宮內膜癌(uterine tumours),也會傷害免疫與生殖系統,並干擾神經系統的神經傳導。
化妝品使用的Cyclomethicone(環甲基矽氧烷) 就是D4、D5與D6的混合物。
有關矽靈(曾經有藥師跟我說,這是不專業地講法,要說二甲基矽氧烷),其實某個程度是「礦物油」的良好替代物,可以給予肌膚在不使用礦物油的過渡期中,給予肌膚良好的照護。我認為還是特定情形下,可以接受的產品

圖片以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什麼是化妝品可能的有害物質?

化妝品本來就是修飾膚容的產品,不應該有害於肌膚,才是王道。
工業革命以來,從石化物質提煉相當多的原料,來充作廉價的化妝品成分,逐步形成現今在討論的問題--「化妝品到底會不會傷害肌膚?」,如果會,哪些是可能危害肌膚的物質。
大體來說,判斷對肌膚是不是有害,首先的關鍵是「肌膚的耐受性」。
所謂耐受性,簡單說就是肌膚接受的程度,如果肌膚無法接受,長期處於「微發炎」的狀態,就很容易造成肌膚老化、過敏以及易受激等皮膚問題,甚至會造成慢性化妝品接觸性皮膚炎,導致局部色素沉著,化學香料、化學色素、化學防腐劑、化學防曬劑就是常見的可疑成份。

醫學上,則另外擔心「累積性」的問題,是不是這樣的成分,皮膚無法自動代謝排除,會在肌膚或體內累積下來,經年累月,如果到達一定的「量」,就可能造成皮膚突然老化或出現肌膚異常的現象,更可疑的是,這些具有累積性的成分,常常被研究發現與癌症有高度相關,例如苯甲酸甲酯(Methyl Paraben)就是常被討論的成分,如果你在網路搜尋時打上「Toxic chemicals, cosmetics」您就可以獲得很多相關的資訊,包括很吸睛的Toxin 12,或是Dirty Dozen這類Title文章。

圖片以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1. 關於化妝品中禁用原料帶入問題的認識(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 2009-03-17)http://caffci.org/xhdt.php?action=detail&id=536
  2. 'Dirty Dozen' cosmetic chemicals to avoid(“十二種有害成份). http://www.davidsuzuki.org/issues/health/science/toxics/dirty-dozen-cosmetic-chemicals/
  3. Cosmetics & Toiletries(化妝品與盥洗用品雜誌)2010年10月中的文章:The Impact of Junk Science on R&D: A Review of the 'Dirty Dozen'(偽科學對研發的影響:“十二種有害成份”綜述)http://www.cosmeticsandtoiletries.com/regulatory/region/northamerica/104017609.html?page=1
  4. 食品藥物管理局說明有關美國消費者保護團體指稱美國嬌生嬰兒洗髮精疑含致癌成分乙事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82357

BHT/BHA

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丁基化羥基茴香)  與 BHT(butylated hydroxytoluene,丁基化羥基甲苯) 是相似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常用在唇膏或保溼產品中對抗油脂氧化(當作防腐劑),也添加在食品裡(例如,泡麵)當作保存劑。

BHA/BHT均易引起皮膚過敏。
  • BHA:被IARC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質」、被歐盟列為第一級環境荷爾蒙,並禁用于香水類商品中。加州政府則要求產品含有BHA者需要另外標注,並提醒可能致癌。
  • BHT:根據聯合國環境小組(UNEP)評估,BHT可能對人體是安全的(相較之下,比BHA安全),但是對水生動物有毒性,且具有中高度生物累積性。在動物實驗中發現BHT對肝、甲狀腺、腎功能有損傷,並對肺與血液凝結有影響,在特定情形下會促進癌症的發展,有類雌激素效果,會抑制雄性素。


圖片以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最會騙人的甲醛釋放型防腐劑~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羥甲基甘氨酸鈉)

發現一些宣稱天然品的廠商,在一遍「No Parabens」的風潮下,突然都把Parabens防腐劑拿掉,換上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 (羥甲基甘氨酸鈉, SHMG) 並宣稱是天然的甘氨酸(Glycine)衍生物,可以抗細菌、黴菌。
看到抗黴菌,不禁讓我聯想到「Formaldehyde(甲醛)」,所以翻查了一下這個號稱來自Glycine(甘氨酸)衍生物的防腐劑,究竟是不是「Formaldehyde-releasing Preservatives (甲醛釋放型防腐劑)」。殘念的是,我的疑慮是對的,所以難怪有些人皮膚會有叮刺與燒熱的感受,還是自己多注意一下。
最後想說,把比較容易被認出的Parabens換成甲醛釋放型的防腐劑,是有道德疑慮的,因為目前累積資訊來看,parabens相對安全。
因此,不要買那些廠商的商品啦!你不買,它就不會做了!

圖片以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最常見的強力清潔成分SLS(Sodium Lauryl Sulfate)

做為最常用的界面活性劑, SLS(Sodium Lauryl Sulfate,硫酸月桂酸鈉)/SLES(Sodium laureth sulfate),有良好的起泡及去油作用,清潔力極佳,所以是最方便也最便宜的制皂泡沫成分,也是強調去污力的清潔用品的要角,多見於洗浴類清潔商品,甚至是充滿油泥髒污的汽車引擎清潔劑。
SLS對眼睛于皮膚有刺激性,容易刺激皮膚,導致敏感性肌膚(如化學敏感、溼疹、粉刺、皮膚炎、癬類)者產生不適。
同時去脂力很強,用於直接接觸肌膚性產品時,容易損害皮脂膜,帶走肌膚表層之溼氣,而,而加重SLS的刺激,肌膚長期不當乾損後,不僅會容易粗糙、乾燥甚至造成慢性累積的接觸性皮膚炎。
另一個風險疑慮是不純物。在製程中,SLS可能會殘留致癌物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與可能致癌物-1,4-Dioxane(二噁烷) 。

  • 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具致癌性,對人體之毒性類似氨氣, 若是皮膚、鼻黏膜接觸到「環氧乙烷」,則會產生灼燒感,出現水泡、浮腫,甚至可能出現肝、腎傷害。 
  • 1,4-Dioxane(二噁烷):具致癌性,生產商一般不會蓄意將二噁烷添加在配方中,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某些成分經ethoxylation(乙氧基化)反應而形成二噁烷這種污染物,最終導致成品含有檢測得到的二噁烷,動物實驗證明,若長期接觸1,4-Dioxane就會染上癌症。
在美國不能審核化妝品生產商使用成分的FDA,在整理相關文獻後宣稱:「在化妝品中微量的1,4-dioxane對於消費者是無害的」,同時也掩耳盜鈴地建議廠商在製程中利用真空抽氣排除(vacuum stripping)的方式把這些不純物的濃度降到最低。

要提醒的是,這些不純物,並非化妝品成分,雖然普遍存在,卻不會列明在產品成分表中,所以一般消費者不會知道有這些風險。我整理這些資料,也不是反對SLS,只是要提醒去除不純物的成本很高,所以化妝品原調的等級不同,價格的差異也很大。不能只看成分上都有SLS就當做不好,也不能把專櫃含有SLS洗劑和一般大賣場中不知名廠商的SLS洗劑當作是一樣的........不然,價格很難差那麼多!

石化原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純物


來自「石油化學」製成的化妝品成分(例如SLS),為了增加水溶性或是減少刺激性,會添加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乳癌致癌物)來進行ethoxylation(乙氧基化)反應,而形成1,4-Dioxane(二噁烷)這種污染物,例如SPAN與Tween這兩系界面活性劑,就是乙氧基化的差別而已。也就是說只要進行了添加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的乙氧基化反應,就可能可能會殘留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乳癌致癌物)與可能致癌物-1,4-Dioxane(二噁烷) 。
  • ethylene oxide(環氧乙烷):具致癌性,對人體之毒性類似氨氣, 若是皮膚、鼻黏膜接觸到「環氧乙烷」,則會產生灼燒感,出現水泡、浮腫,甚至可能出現肝、腎傷害。 
  • 1,4-Dioxane(二噁烷):具致癌性,動物實驗證明,若長期接觸1,4-Dioxane就會染上癌症。在美國不能審核化妝品生產商使用成分的FDA,在整理相關文獻後宣稱:「在化妝品中微量的1,4-dioxane對於消費者是無害的」,同時也掩耳盜鈴地建議廠商在製程中利用真空抽氣排除(vacuum stripping)的方式把這些不純物的濃度降到最低。

保養品內「若」含有來自「石油化學」製成的清潔劑/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s,如SLS/ALS/SLES)/泡沫劑/乳化劑(emulsifiers)、溶劑、防腐劑(例如BHT/Triclosan),可能含有二噁烷(1,4-Dioxane),成分中凡是字首、字詞、或音節裡有含PEG(例如PEG-100 stearate/Paraffin PEG-8)、polyethylene(例如 Dipolyethylene glycol)、「-eth」 (例如Sodium Laureth Sulfate/ceteareth-20)、「-oxynol」等字眼的成分,製程中都有ethoxylation(乙氧基化)反應,受二噁烷污染的機會較大。

提醒您:由於這些不純物,並非化妝品成分,雖然普遍存在於會產生泡沫的產品(如洗髮水、沐浴露)中,但亦不會列明在產品成分表中。因此造成一般消費者會低估她的風險,生產商也會借口製程嚴謹,不會有不純物的疑慮,但是這些致癌物,卻被一再的檢出,真的要有人好好管一管。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怎麼想,都沒有好處的人工色素!


化妝品用的色料,可以概分為四種
色素當然也有天然的,但是多數使用的都是人工合成的。

人工色素和合成香料一樣,多以煤乾餾(有時通稱煤焦油)的副產品如苯、苯胺、萘、蒽等為基礎原料,經蒸餾、硫化、硝化及其他複雜的有機反應(簡稱,合成過程)製成「煤焦油色素」(焦油色素/煤焦色素,coal tar dye),這樣的焦油色素,可能導致皮膚過敏

化妝品用的合成色素,分子量大於800,吸收疑慮比較小。但是,合成色素的不純物,是彩妝化妝品/有色保養品的重要刺激原,也是主要過敏原。

當色素加入卸洗等清潔用品時,由於焦油色素會破壞蛋白質,若有了合成界面活性劑先破壞皮膚的防護壁,焦油色素的殺傷力將可長驅直入基底細胞,連真皮層也不得倖免,這樣的使用有其可怕的破壞性,二者混用更使毒性加倍。

煤焦色素很具爭議
距今二百年前,英國就發生掃煙囪工人,及煤焦油蒸餾工廠的員工,罹患皮膚癌的比例特高,科學家們研究後發現: 提煉自煤焦油的合成色素,具備致癌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的化學結構,而工業用色素含有苯、高含量的鈉等重金屬以及令人擔心的不純物,更容易致癌。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已將焦油(Coal Tar)歸類為「已知人類致癌物」。
AZO dye(偶氮染料)有高的致癌疑慮
偶氮類染料(Azo dye):由於這一類色素本身具有-N=N-官能基,這官能基為一化學活性高且不穩定的結構,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能會使其化學結構產生變化而產生自由基,或是斷鍵而生成副產物而造成皮膚的傷害。激發氣喘與濕疹,對阿斯匹靈過敏者也有高風險性。可能引發小兒過動(hyperactivityinchildren),嚴重頭痛,視力模糊,眼睛癢,容易流眼淚,以及流鼻水(Antczak,2001)。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是世界上最大群的致癌物,已確認者至少有三十種以上。
PAHs為兩個(或以上)的苯環所構成的化學結構物,因結構穩定,並不易自然分解,多數為美國環保署優先列管之毒性物質。
由於PAHs 具易氣化的脂溶性,微量即可侵入人體,且在環境中廣泛的散佈,人們可經由不同的管道接觸或吸收到大量PAHs,一般如烤肉、煙燻魚肉及臘肉的食用都會導致PAHs進入人體(常是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
研究結果顯示:PAHs吸收後,經由新陳代謝作用形成的衍生物(結構與DNA的雙重螺旋間的鹽基對類似),可通過細胞到達DNA,與DNA上的鹼基作用,透過多環的「兀電子」運動, 混亂DNA的遺傳情報導致突變,進而引起病變。

圖片以及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1. 黃色五號(FD&C yellow 5)引用自http://idsgn.org/posts/an-edible-color-palette/
  2. Antczak, Dr. Stephen and Gina, (2001). Cosmetics Unmasked, Harper Collins, London.


Fragrance(香料)的標示有很大問題

合成香料和人工色素一樣,多以煤乾餾的副產品如苯、蒽等為基礎原料(有時通稱煤焦油),經蒸餾、硫化、硝化及其他複雜的有機反應(簡稱,合成過程)製成。

William Henry Perkin (1838-1907)
1868年,化學家帕金(William Henry Perkin ,1838-1907),在英國利用煤焦油(Coal tar)「人工」製造出了人類史上第一種人工合成香料「香豆素(coumarin,即香豆內脂)」,並將制作的過程稱作Perkin reaction,迄今已有成千上萬的人工合成香料問世。

現代化妝品中添加的香料,是以合成香料居多,約佔95%(人工香料約五千種,常用約二百多種)。

人工香料混雜有易於反應性的化學物質較多,因此受到熱、光、空氣、金屬離子等影響,容易變質,對皮膚產生過敏、炎症部位發生色素沉積等等的皮膚障礙時有所見。 有機會刺激皮膚,是肌膚致敏元凶之一,使敏感人士有紅腫、刺痛、痕癢等症狀,例如:人造麝香(Musk xylene)就有很大的安全疑慮!


以往香精故意「標示不清楚」

很多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香精成分並沒有標注在產品成分表中。例如:人工香料中也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部分人造麝香、磷酸鹽(Phosphate)等。
人造麝香種類不同其危險性也不同,主要是「光過敏」。但是其中的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被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列為持久性可累積性化學品(PBT),可能干擾內分泌。


現在,故意標示是香精。

歐盟現在對香精的標示,相對寬鬆,許多商業秘密就可以用香精的名稱來保護(只要有香味)
參考案例:幾乎聞不到香味的有機/天然產品,卻標示含香精

香味持久的更麻煩
現在香水常添加了一種讓香味持久的鄰苯二甲酸鹽(DEHP)成分,這種成分是一種PVC塑化劑與過敏有關,而且會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如果嬰幼兒經常接觸鄰苯二甲酸鹽,可能改變荷爾蒙的濃度,並提高過敏、流鼻水、濕疹的機率。

最後,附上歐盟(2003)規範「須標示」的26種化妝品添加香料。


編號
名稱
編號
名稱
1
Amylcinnamal
14
Farnesol
2
Amylcinnarmylalcohol
15
Geraniol
3
Anisealcohol
16
Hexylcinnamai
4
Benzylalcohol
17
Hydroxycitronellal
5
Benzylbenzoate
18
Hydroxyisohexyl3-Cyclohexenecarboxaldehyde
6
Benzylcinnamate
19
Lsoeugenol
7
Benzylsalicylate
20
Butylphenylmethylproprional
8
Cinnamylalcohol
21
Limonene
9
Cinnamai
22
Linalool
10
Citral
23
Methyl2-octynote
11
Citronellol
24
EvermiaPrunastri
12
Coumarin
25
EvemiaFurfuracea
13
Eugenol
26
Alpha-isomethylionone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Perkin圖片:http://www.jf-doucet.com/approche/Personnes/Savants/Savants/pages/Perkin.htm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Chlorella vulgaris(小綠球藻)

Chlorella(綠球藻),又名小球藻
簡稱Chlorella(綠球藻),又名小球藻、或通稱綠藻。早在30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存在,它是一種淡水的單細胞藻類植物,1890 年間由荷蘭微生物學者拜林克所發現,1931 年獲諾貝爾獎的癌症研究權威歐特‧華爾布魯克博士是第一個以綠藻進行生物學研究的學者。二次大戰之後,以美國、德國為主的光合成學者也相繼投入綠藻的研究。在日本方面,宮田教授於1959 年成立了研究所,開始培養綠藻。目前,綠藻是極受歡迎的綠色食品。

希臘語的Chloros,就是「綠色」的意思,而elle是拉丁語「」的意思,這兩句結合起來成為Chlorella(綠球藻)。它的細胞大小約只有2-8微米(µm),與人體紅血球體積相似,因此有研究機構稱之為『綠血球』。由於細胞非常微小,無法以肉眼觀察,必須藉由 600倍以上的顯微鏡方可看見,1公克綠藻就是由60億個優質綠藻細胞所製成的,可見其珍貴。綠球藻之體積除了與人類紅血球相同外,它更是含有豐富的葉綠素,和人類之血紅素構造相似,綠球藻對人類具有補血、清理和正常化生理等功能。


在陽光與養份豐富之生長環境下,綠球藻可以在一日之內完成一次以上的細胞分裂,產生四個新細胞 ; 而每一新細胞又有足夠養份和能量獨立生長,生生不息地繼續細胞分裂,具有快速的繁殖能力與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曾研究如何大量生產以供應人類食糧需求並稱其為 “二十一世紀最佳食品”。

綠球藻對於人體的功效
  1. 綠球藻可以正常化免疫系統
    ★綠球藻之細胞壁含酸性多醣體可引發人體產生干擾素 (Interferon)。干擾素可明顯地增加體內吞噬細胞,吞掉外來細菌和致病物質,又有抗癌的效果。
    ★綠球藻內之綠藻成長素 (Chlorella growth factor) 可刺激T細胞,從而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特別是對抗病毒能力)。
    ★綠球藻含大量之胡蘿蔔素,亦是正常化免疫系統之重要物質。綠球藻可以使虛弱之抵抗力提高而治癌,防癌,減少病毒感染 (如感冒) 等,亦可以平衡過於亢進之自身免疫系統而使之趨向正常 。
  2. 綠球藻可以調節酸鹼體質:現代人食用過多之肉類造成血液偏向酸性和黏稠度增加,而影響血液循環與養份的供應,產生組織器官功能衰退、疲勞、抵抗力減弱等毛病,綠球藻因為是鹼性食品,故能中和酸性體質而起著調節酸鹼體質作用
  3. 綠球藻比牛肝含更高的維他命B12,在人類飲食中,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食物,在植物中(除極少數外)都不含B12,所以綠藻素對素食者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使注意力集中,增進記憶力、平衡感。
  4. 綠球藻比菠菜多6倍的胡蘿蔔素,有抗癌作用,有助降低有害的膽固醇含量,以及減少心臟病的發生,並有助去除老人斑。同時葉綠素具有人體所缺乏的解毒酵素的單線氧自由基,其和維生素E相比,其活性為維生素E的一百倍
綠藻中珍貴的、植物界著名的特殊成分CGF(綠藻成長促進因子)以及其他主成分,包括葉綠素、葉黃素、核酸(DNA, RNA)、短鏈胜肽(peptide)、多醣體(polysaccharide)、完整的人體基本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維他命B群、孢子粉素(sporopollenin)及微纖維等等珍貴且多元的營養素,讓綠藻在短短20小時即產生4個新細胞,迅速被人體吸收,幫助調節生理機能,更是美容聖品。其美容效益整理如下:
  1. 支援肌膚增生支撐結構的蛋白(Skin restructuring):綠藻富含核酸(DNA, RNA)與蛋白質(約60%),可以改善皮膚支持結構。最新研究發現其可以幫助人體之基因修補,治療和補充之作用,亦即可以使細胞保持健康之新陳代謝作用,而有保健與養顏 (抗衰老) 作用。
  2. 改善膚色:綠球藻能提供比螺旋藻多12倍的鐵質,鐵質對紅血球組成非常重要,紅血球負責輸送氧氣及營養給身體各部份,從而使身體保持健康,精力充沛,同時鐵質可防止疲勞、貧血,並可恢復血色良好的皮膚。
  3. 天然食用色素:綠藻中富含葉綠素(約3%)可以做成綠藻色素供食用或作為化妝品色素用,強烈建議「花精」、「靈性彩油」的產品改用天然色素。
  4. 幫助保溼:具有多醣體(polysaccharide)。
  5. 補充細胞能量:完整的人體基本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維他命B群提供肌膚細胞充分的能量。
  6. 眼部護理:綠藻含有豐富氨基酸以及寡多肽,結合海藻多酚類具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讓綠藻可以透過強化微細血管功能(antivascular imperfections)來改善眼部浮腫與黑眼圈(dark circles)。
    左圖:使用前  右圖:使用四周後(圖片來源)
  7. 除口臭:綠球藻比一般綠色食品高出10倍的葉綠素,葉綠素是一種天然的殺菌者,能能消炎、解毒、通便秘、剌激大腸蠕動,將廢物排出體外,淨化血液,提高豐富氧氣,增加活力,並促進新陳代謝(Bajgus et al., 1998)。
  8. 塑身:海藻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BMR)。
  9. 排毒:綠球藻的細胞壁的結構(外層主要由纖維素、果膠質、藻酸銨岩藻多糖和聚半乳糖硫酸酯等多層微纖絲組成的多孔結構, 內層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以及細胞外壁還富含藻細胞釋放的以多肽、多糖( 藻酸鹽、鹽藻衣聚糖等) 為主的胞外產物。這些多聚複合體給藻類提供了大量可以與金屬離子結合的官能團( 如羧基、氨基、醛基、羥基、巰基、磷酰基及羰基等) (Jorge L, Garden T, Dennis W, et al., 1990),而且細胞壁表面多褶皺, 可供吸附表面積很大,這些特點讓綠藻具有很強的重金屬吸收能力,可以明顯地把人體積聚之毒素排出體外,把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吃進的食物污染物如農藥、P.C.B(多氯聯苯)、水銀、鎘、鋁、鉛、砷等致癌或致病物質排出。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1. 海洋大學養殖研究所[沈曉瑄]之綠球藻網頁
  2. 圖片及部分資料來源:台灣綠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網頁
  3. Bajgus, A., Czerpak, R., 1998.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ole of brassinosteroids and their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in the green alga Chlorella vulgaris Beijerinck (Chlorophyceae).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vol. 17 (3) p. 131-139.
  4. Chen, Y.C., 2001. Immobilized microalga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Chlorephyta, Chlorococcales) for long-term storage and for application for water quality control in fish culture. Aqua. 195, 71-80.
  5. Chen, Y.C.,2003. Immobilized Isochrysis galbana (Haptophyta) for long-term storage and applications for feed and water quality control in clam (Meretrix lusoria) cultures. J. Appl. Phycol. 
  6. Chevalier, P., de la Noüe, J., 1985. Wastewater nutrient removal with microalgae immobilized in carrageenan. Enzyme Microb. Techol. 7:621-624.
  7. Faafeng, B.A., von Donk, E., Kallqvist, S.T., 1994. In situ measurement of algal growth potential in aquatic ecosystems by immobilized algae. J. Appl. Phycol. 6:301-308.
  8. González, L.E., Cañizares, R.O., Baena, S., 1997. Efficiency of ammonia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Colombian agroindustrial wastewater by the microalgae Chlorella vulgaris and Scenedesmus dimorphus. Bioresoure. Technol. 60, 259-262.
  9. Gonzalez-Bashan, L.E., Lebsky, V.K., Hernandez, J.P., Bustillos, J.J.,
  10. Bashan, Y., 2000. Changes in the metabolism of the microalga Chlorella vulgaris when coimmobilized in alginate with the nitrogen-fixing 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 Can. J. Microbial.
  11. /Rev. Can. Microbial. vol. 46, no. 7, pp. 653-659.
  12. Gonzalez, L.E., Bashan, Y., 2000. Increased growth of the microalga Chlorella vulgaris when coimmobilized and cocultured in alginate beads with the plant-growth-promoting bacterium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no. 4, pp. 1527-1531.
  13. Han, Y.H., Lee, J.S., Kwak, J.K., Cho, M.G., Lee, E.H., 1999.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microalgae using microencapsulation. J. Korean Fish. Soc. vol. 32, no. 2, pp. 186-191.
  14. Hernandez, M., Travieso, L., Rojas, J.,2000. Effect of microalgae (Scenedesmus obliquus) immobilization in different matrices on nutrient capture. Bol. Cent. Invest. Biol. (Maracaibo). vol. 34, no. 2, pp. 81-91.
  15. Hoek, C., van den., Mann, D.G., Jahns, H.M., 1995. Alga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Jeafils, J., Canisius, M-F., Burlion, N., 1993. Effect of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on growth and nitrate uptake by free-living and immobilized Chlorella vulgaris cells. J. Appl. Phycol. 5, 369-374.
  17. Kaya, V.M., De la Nouee, J., Picard, G., 199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systems for tertiary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Scenedesmus bicellularis: New technology for immobilization. J. Appl. Phycol. vol. 7, no. 1-2.
  18. Kaya, V.M., Picard, G., 1995. The viability of Scenedesmus bicellularis cells immobilized on alginate screens following nutrient starvation in air at 100% relative humidity. Biotechnol. Bioeng. vol. 46, no. 5, pp.
  19. 459-464.
  20. Koo, J., Bai, S.C., Kim, K., Kim, S., 2001. Optimum dietary level of Chlorella powder as a feed additive for growth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J. Appl. Aquaculture. Vol. 11 (1/2) p. 55-66
  21. Laliberté, G., de la Noüe, J., 1993. Auto-, hetero-, and mixotrophic growth of Chlamydomonas humicola (Chlorophyceae) on acetate. J. Phycol. 29, 612-620.
  22. Lau, P.S., Tam, N.F.Y., Wong, Y.S., 1995. Effect of algal density on nutrient removal from primary settled wastewater. Environ. Pollut. 89, 59-66.Lau, P.S., Tam, N.F.Y., Wong, Y.S., 1996. Wastewater nutrients removal by Chlorella vulgaris:Optimization through acclimation. Environ. Technol. 17, 183-189.
  23. Lau, P.S., Tam, N.F.Y., Wong, Y.S., 1998. Effect of carrageenan immobiliz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lorella vulgaris. Bioresoures. Technol. 63, 115-121.
  24. Maleriat, J.P.,Jaouen, P
  25. ., Rossignol, N., Schlumpf, J-P., Quemeneur, F., 2000. Influence of alginates adsorption on propertie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microfiltration organic membranes. Rev. Sci. Eau/J. Water Sci. Vol. 13, no. 3, pp. 269-287.
  26. Mayo, A.W., Noike, T., 1994. Effect of glucose loading on the growth behavior of Chlirella vulgaris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mixed culture. Wat. Res. 28(5), 1001-1008.
  27. Merchant, R.E., Ander, C.A., Sica, D.A., 2002.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with Chlorella pyrenoidosa for mild to moderate hypertension. J. Medic. Food. vol. 5(3)p. 141-152.
  28. Tam, N.F.Y., Wong, Y.S., 1996. Effect of ammonia concentrations on growth of Chlorella vulgaris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media. Bioresoure. Technol. 57, 45-50.
  29. Tam, N.F.Y., 2000. Effect of immobilized microalgae bead concentrations on wastewater nutrient removal. Environ. Pollu. vol. 107 (1) p. 145-151
  30. Travieso, L., Benitez, F., Weiland, P., Sánchez, E., Dupeyrón, R., Dominguez, A.R., 1994. Experiments on immobilization of microalgae for nutrient remov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s. Bioresoure. Technol. 55, 181-186.
  31. Wilkinson, S.C., Goulding, K.H., Robinson, P.K., 1990 a. Immobilized alga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Br. Phycol. J., vol. 25, no. 1, p. 99.
  32. Wilkinson, S.C., Goulding, K.H., Robinson, P.K., 1990 b. Mercury removal by immobilized algae in batch culture systems. J. Appl. Phycol. 2:223-230.
  33. Wong, Y.S., Tam, N.F.Y.,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algae / Yuk Shan Wong, Nora F.Y. Tam (eds.). Environmental intelligence unit 234 p. : ill. ; 24 cm.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抗炎美白的Glycyrrhiza glabra(甘草)萃取

Glycyrrhiza glabra(甘草/光果甘草/美甘草,野甘草),在我印象是中草藥,應該在歐洲很少使用,根據資料顯示,自中世紀起開始歐洲(法國)就開始使用甘草,同時認為甘草是一種源自於南歐,北非與東南亞的豆科(Leguminosae) 植物。

由於甘草的根最具有醫療特性,栽種後,通常於三年後挖出埋在地下的根來曬乾(生甘草/ 炙甘草)、去除外部師栓皮(粉甘草)或是將生甘草經蜂蜜炮製後使用。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植物甘草)和至少七種甘草都是常用的物種。

中醫的甘草被尊崇為「解百毒」的眾藥之主。《神農本草經》記載:甘草氣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本草經集注》的陶弘景說: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又說:甘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因具有消炎與抑菌的特性,被用來治療濕疹與牛皮癬。



目前Licorice(Glycyrrhiza Glabra Licorice Root) Extract(甘草萃取液),大多由甘草根煮沸萃取而得,主要含有甘草素(Glycyrrhizin)[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具有非常高的甜度(甜度為蔗糖的30-50倍。),並廣泛使用於食材及醫學用途,具有鎮靜情緒,舒緩腹部不適及治療嘴部潰傷等功效。

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為甘草次酸與葡萄糖醛酸所構成,有研究顯示甘草甜素具有抑制粒線體過渡性通透(MPT)能減少氧化壓力(ROS)以防止粒線體釋放cytochrome c(Gumpricht et al., 2005)。此外還有抗全身性發炎反應 (SIRS)的功能(Takei et al., 2006)。

甘草甜素也具有抗HIV、泡疹病毒的功效,主要在抑制病毒複製時DNA聚合酶的作用(Lin, J.C , 2003;Pliasunova et al, 1992)。另外大量的文件顯示甘草甜素在治療肝炎已有多年的臨床報告,除了能促進肝功能(GPT、GOT、TB) 恢復正常外也能降低肝癌的發生率。
甘草萃取液其他成分還有: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甘草苷(Liquiritin)、還原糖、澱粉、膠質及礦物質等。


綜和而論,西醫的甘草應用,主要是:
  1. 抵抗潰瘍因子
  2. 用作緩和藥和助消化
  3. 去痰、抗炎、護肝
  4. 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垂體機能不全
美容上,Licorice(Glycyrrhiza Glabra Licorice Root) Extract(甘草萃取液),含碳水化合物、單寧、類黃銅等美容成份,能抑制黑色素形成,有美白效果,也具有消炎、消紅腫、抗過敏、柔軟滋養肌膚等功效,
主要則是當做美白劑、抗敏劑及抗氧化劑使用,且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而且甘草根的主要成份可以阻止促進麥拉寧活性的酵素生成,所以可以是一種可以有效改善斑點及色素沉澱的植物成分(出處:Paula's Choice 寶拉珍選)。很多美白或是抗敏感產品中都有加這項成份,適度添加可降低皮膚在洗臉過程中,因皮膚障壁功能不佳而可能引起的傷害。

甘草精華能抗炎(預防皮膚受刺激時敏感發炎現象)、輔助美白(抑制黑色素形成)、抗氧化鎮靜舒緩,甚至對荷爾蒙失調所產生的斑點也很有改善效果。美容上,廠商所稱的licorice extract(甘草萃取物/甘草精),多半是指Glycyrrhiza glabra(甘草)的植物萃取,也有一些用的是Dipotassium Glycyrrhizinate。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References):
  1. 圖片引用自http://xaaladin.en.alibaba.com/product/567405670-212949507/Licorice_Glycyrrhiza_glabra_Root_Extract.html
  2. 甘草植物圖片,引用自http://60899.in.all.biz/glycyrrhiza-glabra-extract-g455402
  3. CosDNA:甘草(licorice)網頁
  4. 克蘭詩(CLARINS):活性成分(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5. 港香蘭藥廠官網,有關甘草簡介
  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ebruary 2003, pages 1,201-1,207
  7. Gumpricht E, Dahl R, Devereaux MW, Sokol RJ. 2005. Licorice compounds glycyrrhizin and 18beta-glycyrrhetinic acid are potent modulators of bile acid-induced cytotoxicity in rat hepatocytes. J Biol Chem. 280:10556-10563
  8. Lin, J.C. 2003. Mechanism of a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inhibition of Epstein-Barr virus replication in vitro. Antivirus research.59:41-47.
  9. Pliasunova, O.A., Egoricheva, I.N., Fediuk, N.V., Pokrovskiĭ, A.G., Baltina, L.A., Murinov, IuI., Tolstikov, G.A. 1992. The anti-HIV activity of beta-glycyrrhizic acid. Vopr Virusol. 37:235-238.
  10. Takei, M., Kobayashi, M., Herndon, D.N., Pollard, R.B., Suzuki, F. 2006. Glycyrrhizin inhibits the manifestations of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at appear in association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like reactions. Cytokine. 35:295-301.

抗皺豐盈的Commiphora mukul resin extract(印度沒藥–樹脂萃取)

Commiphora mukul resin 印度沒藥
Commiphora mukul resin extract(印度沒藥–樹脂提取物) ,提取自印度西北部一種叫做guggul的樹,這是一種是一種小且長滿荊棘的植物。在印度,自公元前600年以來,guggul樹的樹膠脂一直被做為一種民間藥方中的成份,在切割矮小灌木類,約1公尺高的沒藥樹幹後,橡膠樹脂便會流出來;其香氣似濃煙味、不具太多香味的香脂味道;顏色則為黃色到朱褐色。
在印度的聖經--吠陀經中對guggul樹的樹膠脂也有提及。埃及人用沒藥來做防腐材料及薰蒸消毒。他們在製作木乃伊過程中,亦有用到沒藥草作為防腐劑;也正因其保存效果良好,埃及人也將沒藥草應用到化妝品一途。
古書中曾記載用沒藥草製成的臉部敷劑,當時的時代居然可遠溯至西元前一五八0年。

醫藥上,對Commiphora mukul resin extract(印度沒藥–樹脂提取物) 的研究開始於1964年,一系列的研究表明guggul樹的樹膠脂對血脂濃度有著很大的影響(Szapary PO et al,2003)。一般相信,guggul樹的樹膠,有助於保持正常的膽固醇水平,同時具有抗氧化力,主要表現在保護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980年,印度研究人員完成了對guggul樹的樹膠脂的分析研究。他們指出樹膠脂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兩種脂質成分--guggulsterols 和 guggulsterones。其中的Z-guggulsterone和E- guggulsterone就是對膽固醇和血脂產生影響的主要物質。現在從 guggul樹的樹膠脂中提取的標准量的guggulsterone被稱為 『Gugulipid』,印度guggul樹樹脂萃取的主要成分即為Gugulipid。

沒藥外用時,主要以殺菌和消炎為主,敷在傷口上,可剌激癒合,尤其對久傷不癒的傷口和胃潰瘍,更為有效。以半匙沒藥草、些許極辣的胡椒粉混合三盎司的水所製成的漱口水,可治療口腔發炎並清除口臭。由於沒藥草具有清喉化痰的效果,它也可以治療咳嗽、支氣管炎,並清除喉道結膜生成物。
gugglsterone E / gugglsterone Z

美容上,Commiphora mukul resin extract(印度沒藥–樹脂提取物),這成分近期大受歡迎,不論是法國諾士博Novexpert新貴無毒保養品、澳洲有機名品anumi®、La Mav軍大量採用印度沒藥這個成分,希望使皮膚平滑細膩,減少細紋和皺紋。。

但是Commiphora mukul resin extract(印度沒藥–樹脂提取物)主要有抗皺(Anti- wrinkle)與豐盈(plumping)效果,甚至將豐盈效果應用在美胸產品上,希冀有效增加循環並增加彈性來達到緊緻堅挺的效果。

抗皺效果是透過增加肌膚彈性(Improves skin tonicity)與物理性「填充組織」的豐盈效果來達成讓肌膚更緊實的訴求。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anumi®網站
  2. Commiphora mukul resin圖片來源 http://www.indiamart.com/jagannath-sons/products.html
  3. Szapary PO et al. Guggulipid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JAMA 2003; 290: 765-72.


抑制Tyrosinase活性的Waltheria indica (夏威夷草梧桐萃取)

當地泥稱為"uhaloa"的Waltheria indica(夏威夷草梧桐),被夏威夷當地人當做護理喉嚨痛的花草茶來使用。
托葉上的棕色線條,以及圖片下方托葉的棕色痕跡都是夏威夷草梧桐的特徵,所以也有譯作印度蛇婆子,或是夏威夷草的其它翻譯。

使用Waltheria indica(夏威夷草梧桐萃取)的作用機制在抑制酪氨酸酶及去角質增加皮膚亮白:
1.Waltheria indica(夏威夷草梧桐萃取)通過抑制色素細胞的酪氨酸酶與Cu+2螯合減弱黑色素沉澱。
2.減少黑色體中黑色素的形成。
3.促進表皮角質層的脫落含有Therein的黑色素殘餘物。4.Waltheria indica(夏威夷草梧桐萃取)能降低皮膚斑點的色素沉澱(無遮擋的面積)使皮膚亮白。


早在2002年LABORATOIRES SÉROBIOLOGIQUES就推出結合夏威夷草萃取與阿魏酸的混合物Dermawhite®NF LS 9410,只是當時的行銷重點在阿魏酸,現在夏威夷草梧桐變成要角了。
右圖為Dermawhite®於人體測試結果數據,證實可有效大幅降低黑色素生成!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印度蛇婆子圖片來源:Oregon州立大學Dr. Gerald (Gerry) Carr教授網頁。
  2. Dermawhite®相關資訊來自Neogence霓淨思網頁
  3. 相關成份資料來源LABORATOIRES SÉROBIOLOGIQUES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抗污染的Moringa Pterygosperma Seed Extract (辣木籽提取物)



Moringa pterygosperma Seed(辣木籽)
辣木 (Moringa Pterygosperma),屬於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屬(Moringa),在非洲又名「不死樹」(Miracle Tree),種子可焙烤、榨油。非洲、印度和馬來西亞人常食用或藥用。近年來在歐美新興的一種保健植物(食品),號稱高鈣、高蛋白質、高纖維、低脂質,並且具有增強體力、治療貧血、抑製病菌、驅除寄生虫等功效。

Moringa Pterygosperma Seed Extract (辣木子/翼籽辣木籽萃取),具有淨化、滋養的特性,是天然保濕劑及肌膚調節劑,俱有一種微蛋白(micro-protein),這種微蛋白含有兩種胜肽(peptides),能有效的減低皮膚表面和污垢顆粒的接觸面積,及降低顆粒的附著力,就如蓮花葉一般露水滴流過,葉面即清淨鮮綠,污垢無法附著,化妝品業者戲稱為 「蓮花效應」,因此能夠深層潔淨殘留在頭皮和秀髮上的造型品、皮脂、汗水、微塵等髒污,是少見的抗汙染活性物(Anti-Pollution active)與淨化劑(Purifying agent)。


Cognis的原料,通稱Moringa 蛋白,商品名PURISOFT® LS 9602,利用活性炭作了一個有趣的「抗汙染」實驗(如下圖),並宣稱有以下四大效果:
  1. 抗污染
  2. 淨化肌膚
  3. 提高清潔能力
  4. 蓮花效應、不沾染污垢
Charcoal applied to skin(左圖) treated with lotion containing Moringa pterygosperma Seed Extract(右圖)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辣木籽萃取與活性碳比較圖,來自PURISOFT® LS 9602原廠說明資料
2.辣木種子用途,參考莊溪「認識植物」網頁


植物性類肉毒桿菌素~Hibiscus esculentus(秋葵)

Hibiscus esculentus(秋葵)
Hibiscus esculentus(秋葵),中文俗名有黃秋葵、秋葵、羊角豆,英文俗名常用Okra、Lady's finger,CLARINS則特意翻作「朱槿」(Hibiscus esculentus)來加以美化。
Hibiscus esculentus(秋葵),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營養極其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B、C,微量元素應有盡有,是當之無愧的新型保健蔬菜。在很久以前就是一種為人所知,並且廣為人類利用的熱帶植物。澳洲原住民拿來做為食物,並且利用其纖維製成袋子與狩獵網。果實具有癒合傷口與治療咳嗽等醫療特性。

新近則發現種子內的天然蛋白質經過生物轉換過程而得到的寡胜肽(oligopeptides)複合物~成份多為雙及三胜肽,為小分子多肽類,低分子量,容易被皮膚所吸收。



這種小分子類肉毒桿菌多肽蛋白質,能藉由抑制導致肌肉收縮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分泌,而使肌肉放鬆,進而達到撫平動態紋的效果。除具有潤澤與促進肌膚再生等美容功效外,緊實肌膚,預防皮膚鬆弛老化,幫助恢復肌膚光彩,使臉部展現出更年輕的輪廓。

水解秋葵蛋白(MYOXINOL® LS 9736)宣稱功效:
  1. 植物性類肉毒桿菌素
  2. 抗皺、光滑、緊緻
  3. 消除表情紋
  4. 抗自由基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秋葵圖片引用自abecedariovegetal網站



日常吃得到的抗皺成分~Pisum sativum(豌豆)

碗豆(Pisum Sativum)~圖片來源
Pisum Sativum (Pea) Extract,歐美俗稱garden pea或是green pea,就是平日食用的豌豆,BIOTHERM(碧兒泉)稟持美化翻譯原則,譯名為波斯甜豆萃取,是不是美麗了許多?!

化妝品應用碗豆萃取物,主要歸類為抗氧化物或是收斂劑,在機轉上,則屬於蛋白酶抑制劑,主要有:
  1. 抵抗彈力蛋白分解酶,促進彈力蛋白合成(活體外試驗) ,刺激彈力蛋白與醣胺多醣合成 (細胞試驗) 
  2. 抵抗纖維蛋白分解酶 (活體外試驗), 刺激膠原蛋白Type I,III,V合成 (細胞試驗) 

因此「宣稱」歸屬為強效抗皺因子(Strong anti-wrinkle activity),並具有促進細胞代謝,24小時保溼效果,可以提供肌膚以下效益:
  1. 刺激膠原增生(Stimulation of collagen)
  2. 改善肌膚彈性(Improvement of skin elasticity)
  3. 改善肌膚緊實度(Improvement of skin firmness~anti-wrinkle activity)
  4. 長效保濕水合能力(Moisturising properties – long lasting hydroregulator)
  5. 保護真皮蛋白質與修復表皮蛋白質(Protects dermal proteins and protects and repair epidermal protein)
另外,Cognis(2007)推出Actiwhite LS 9808(成分就是豌豆萃取),主推的訴求從商品名Actiwhite,即可知為美白成分,訴求透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以及「黑色素小體的形成」兩方面來達到美白的目的。道理上是這樣的:
....肌膚中的黑色素最初是一種透明的繭狀物,是受到基因PMEL-17影響,才會逐漸變黑,逐漸演變成為無數黑色小顆粒,並聚集在黑色素母細胞中。而大量黑色素會脫離母細胞,最終將移動到上層角質細胞,形成肉眼可見的斑點與膚色瑕疵。

當然,來自外界的紫外線照射、自由基、環境污染等外部因素,也會加速並促進黑色素母細胞的成熟。不過,外在因素是可以透過防曬、隔離等動作,達成預防保養目標。唯獨基因PMEL 17這樣的「內發致黑因子」,是美容界長期以來無法觸及並控制的致黑關鍵。

PMEL 17儼然是一種將黑色素細胞核「徹底染黑」的催化基因,它使肌膚深層成為一個黑色素的記憶體,令成熟黑色素不斷向肌膚表皮傳遞,日復一日,黑斑生成,肌膚當然變得晦暗無光!

正因為如此,碧兒泉得到結論:若能有效控制PMEL17基因作用,即可還原染黑細胞核,根絕黑色素形成,讓肌膚回到最初的透亮白!.....

當然,故事還得這樣說:凱瑟.羅波索博士領導的碧兒泉團隊,長期針對肌膚色素細胞深入研究,終於發現色素沈澱的決定性關鍵:PMEL 17細胞核染黑基因。
碧兒泉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發現:麥拉寧黑色素的生成途徑,是從無色開始,逐漸「染黑」成型的!(用的當然是Actiwhite LS 9808)

即比較有爭議的是豌豆的抗浮肉效益,尚未有研究顯示它對大腿浮肉(橘皮組織)有效(出處:Phytotherapy Research, October 2003, pages 987-1000)。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碗豆圖片引用自makeupandbeauty.com網站。
  2. Actiwhite LS 9808 – a new generation of skin whiteners


植物來源的DNA保護劑~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翅莢決明葉萃取)

Cassia alata(翅莢決明/山扁豆/鐵刀木)~圖片來源
翅莢決明葉萃取(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屬於豆科,是一種醫藥植物,也是裝飾用的灌木(花),在奈吉利亞(Nigeria)西北部,一直被應用對抗傳染病,研究顯示Cassia alata leaf(翅莢決明葉)的醇水萃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真菌/黴菌(參見資料來源一),另外由於Cassia alata leaf(翅莢決明葉)藴涵kaempferol 3-O-sophoroside,因此研究指出具有麻醉止痛效果(參見資料來源二)。

化妝品應用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 ,主要當作「收斂劑(Cosmetic Astringent)」,訴求植物來源的保護成分(DNA修護劑),提供肌膚良好保護作用,提供適當的肌膚代謝能量、促進代謝能力,保護、修護肌膚免於陽光與外界不良環境(特別是輻射)帶來的傷害,延緩老化提升肌膚對環境傷害的保護力。
根據原料廠BASF(巴斯夫)對DN-AGE™成分訴求,有以下五大效益:
  1. 保護核細胞DNA,抵禦UVB傷害:含有關鍵的類黃酮保護因子kaempferol-3-O-sophoroside (K3OS),保護角質細胞核DNA,防止UVB引起細胞氧化,並可刺激了Gadd45基因的應答,增進細胞修護DNA的能力
  2. 保護線粒體DNA,抵禦UVA 傷害:蘊含特殊的多酚成分,這種成分圍繞植物的細胞核形成UVA保護盾,保護其中的粒腺體DNA。
  3. 保護肌膚表面抵禦紫外線傷害,減少光老化
  4. 促進細胞的自我修復過程
  5. 抗環境壓力、老化:抑制紫外線輻射下產生的微細皺紋的功效。

編注: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翻作「番瀉樹葉」萃取,個人認為不妥適,另外有譯作「燭樹葉/蠟燭樹(Candle Bush)葉子萃取 」相對是比較妥適的翻譯。


圖片與資料來源:
  1. Antifungal Activity of Aqueous and Ethanolic Leaf  Extracts of Cassia Alata Linn,Journal of Applie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02 (07); 2012: 182-185
  2. Analgesic activity of Cassia alata leaf extract and kaempferol 3-O-sophoroside.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Volume 29, Issue 1, April 1990, Pages 73–78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西酸模草萃取)

Rumex Occidentalis(圖片來源)
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西酸模/黃酸模草萃取),俗稱Western Dock,是源自加拿大大草原的西酸酸類類植物,北美原民應用薰蒸的方式來改善風溼痛(rheumatism),根與葉製成的藥膏,則用來護理傷口,算是北美原民的傳統醫藥。

在美容上,西酸模草萃取(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算是一種肌膚調理劑(Conditioning)、和緩劑(Soothing),這類亞洲偏好的美白成分,以往歐美原料商興趣缺缺,近年亞洲市場的發展,相關原料商就積極推出相關美白成分,而不讓日系大廠專美於前。


目前市面上,不少歐系品牌採用ATRIUM出品,商品名為Tyrostat™的西酸模草萃取(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或者Dragostat™,來取代對苯二酚,訴求產品能幫助肌膚淡化膚色,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著重於肌膚光澤度的提升。

西酸模草萃取(Rumex Occidentalis Extract),原料廠宣稱。商品名為TyrostatTM,宣稱功效有:
  • 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極強
  • 能夠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 淡化色素沉著 減少老年斑
  • 提高皮膚的光澤度

Tyrostat原料商進行的酪氨酸酶抑制實驗



圖片與資料來源:
  1. 上海至柔化工有限公司 
  2. http://www.pnwflowers.com/flower/rumex-occidentalis
  3. paghat's garden


摩洛哥堅果油的父母~刺阿幹樹萃取(Argania Spinosa Extract)

刺阿幹樹(Argania Spinosa)
摩洛哥堅果油(Argan Oil)是一種可安心使用的柔滑劑,據稱40公斤的摩洛哥堅果果實只能製煉成1公升的堅果油,產量稀少,珍貴而稀有。
各大有機品牌(包含Kiehl’s 契爾氏)近年都推出了摩洛哥堅果油的相關產品,就可以知道摩洛哥堅果油受重視的程度有多高。
摩洛哥堅果油(Argan Oil)的高含量抗氧化成份(維他命E,100克中含70.2毫克,是橄欖油的10倍)可以活化肌膚、保持肌膚彈性、消除皺紋,修護肌膚的問題,被當地婦女用來對付摩洛哥北部極度乾燥(強風、強日照)的氣候,甚至稱它為『瞬間擦除皺紋的橡皮擦』。

摩洛哥堅果油比橄欖油的質地更加細緻、好吸收。摩洛哥堅果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和維生素E,能刺激重要的細胞功能,保護頭髮免受自由基的攻擊,滋補並濕潤每根頭髮深處,所以也被大量地使用於護髮產品內,可以舒緩頭皮,使髮質直順保水、減緩掉髮。

新近推出具有保護及活化真皮幹細胞的成分—刺阿幹樹幹細胞精華(Argania Spinosa Sprout Cell Extract) ,也是來自與摩洛哥堅果油(Argan Oil)的相同根源~刺阿幹樹。
以近日GLYCEL卡爾詩主推的夜間傳導修護精華乳來引述:
除了活化現存的衰老細胞外,GLYCEL「夜間傳導修護精華乳」的緊緻乳霜更加入首種被證實具有保護及活化真皮幹細胞的成分—刺阿幹樹幹細胞精華(Argania Spinosa Sprout Cell Extract),其獨特滲透性能有效由毛孔滲透至毛囊,深入至真皮層,激活深層真皮細胞生長。經實驗證實,使用8星期立即提升真皮密度達13%,鞏固肌膚底層構造,達到高效緊緻功能,更有效減少皺紋達26%。刺阿幹樹幹細胞精華活化真皮母細胞之餘,同時能修復受損及老化細胞,並達致播種之功效,提升優質新生細胞之生長,為細胞於漫漫長夜接收更多養分作充足的準備。(以上引用自fashionguide)


左圖使用前,右圖使用15分鐘後(圖片來源)
頸部肌膚使用前(左圖)與四次護理後照片(圖片來源)

資料與圖片來源
  1. http://www.arbolesornamentales.es/Arganiaspinosa.htm
  2. GLYCEL卡爾詩
  3. FashionGuide
  4. 邁恩部落格